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3年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5篇【通用文档】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4-04-16 17:50:02 本文已影响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2、此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5篇,供大家参考。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5篇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篇1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

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

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

a、甚矣,汝之不惠!

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 自比于管佟⒗忠悖 比四 硪病#ā堵卸浴罚?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 、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 宾语的省略

(1)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39;,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八。固定句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篇2

螳螂捕蝉文言文及答案

【篇一: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

s=txt(一)细柳营

答案: 一.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①已经 ②刚才  2.①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②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①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②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①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答案:1.①?的样子。②为什么。③同意,赞同。④哪里,哪一点。2.諠 是 3.d(助词,的。其余皆为代词。)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答案:1、 尝(曾经) 术(方法) 过(超过) 疵(弊病)

2、(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 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 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 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墨池之上

答案: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2.(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

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

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答案: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六)《扁鹊见蔡桓公》

答案:1、 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

2、⑴ b  ⑵ a  ⑶ a  ⑷ d  3、 a

4、 桓侯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不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以致疾病发展到不可医治的地步,终于死去。

5、 用这个故事,劝告人们不可讳疾忌医,有了缺点和错误要接受忠告去改正,否则就会小错成大错,以致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七)不食嗟来之食

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八)锡饧不辨

答案: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迎求”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人。  2.“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诧异。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离开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距离) 叩其故(问 ) 叩石垦壤(敲打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竟) 殊不沾污(很;甚 )

临煎加锡一块(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三、“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篇末点明中心:批评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之人。

(九)邹与鲁哄

答案:一,回答:  穆公提的问题是: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的解答:“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从中可以看到“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施行仁政的主张

二:回答 翻译“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 作用:强调,增强说服力和解释说明的作用三:解释词组

1.没有一个肯效死的  2.怎么办3.艰难困苦的岁月。。。4.没有(把这件事)如实向上禀告

(十)卖柴翁殴宦者

答案 1.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之 (之,代词,指柴)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之,代词,指农夫 )

(3)今以柴与汝 (以,介词,把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以,介词,用 )

(5)我有父母妻子 (有,动词,表存在)  (6)我有死而已 (有,副词,只有 )

2.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宦者”和“宫使”对百姓都是残忍的掠夺,手法都是一样的,用没有什么用处的绢代替货币。对这两个人物,作者都是用行动描写的方法来加以刻画。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汝,尔。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答案 1.但是 大户人家 报酬 对?感到奇怪

2.d(表承接,译为“并且,而且”;其他三项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

3.c(“来”,其他三项可译为“用”、“拿”)

4.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5.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十二)挂牛头卖马肉

答案 一。原因是:向外宣布禁止,而自己不止,庶民当然继续效仿,渐成风气耳!启示:(1)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2)任何事情都应当以身作则

二。翻译(略)前者喻指在宫外不许女人穿男人的衣服,后者喻指齐灵公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 。 (齐灵公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 人们把“悬牛首于门而求卖马肉”转化为“ 挂羊头卖狗肉”,用来比喻表里不一致的虚假作风,以好的名义做招牌)

三。b  四、1.禁止 2.王宫内 3.??的人 4.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

(十三)与陈伯之书(节选)(丘迟《丘司空集》)

答案 1、c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3、人之情(人的思乡之情)

4、 c  5、廉颇曾思念着复为赵国的将军,吴起曾望着西河哭泣。

答案 1、从?以来;吃;去掉;想。  2、d

3、第一个括号填 我,第二个括号填其,它(代词,代菱)

4、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5、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十五)蒲留仙写书(邹弢《三借庐笔谈》)

答案 1、蒲松龄;《狼》《山市》

2、第一段: 高度评价。 第二段: 生活状况 。第三段: 积累素材。 第四段: 成书时间。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① 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

(十六)螳螂捕蝉(《说苑》)

答案;1、伐 (讨伐 ) 旦(天 ) 子(指年轻人 ) 延(伸长 )

2、(1)则怀丸操弹于后园。字:句:( ) 看不到加点的字无从回答(2)如是者三旦。字:句:( )

3、(1)[螳螂 ]欲取蝉,而[螳螂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2)[ 黄雀]欲啄螳螂,而[黄雀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1)《螳螂捕蛇》写了 螳螂 和蛇 两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比喻只要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找到它的弱点,抓住要害,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战胜强者(2)《螳螂捕蝉》写了蝉 、螳螂 和 黄雀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看不到画线的地方

(十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答案1、(d) 2、翻译:学习,是为了求得上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欺侮和轻视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象对仇人那样恨他,象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象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

答案 1、在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汝乃枵腹而营口。

2、口吐经纬(蚕丝)遂为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

3、(1)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带花纹的织品)(2)为人谋则为汝自谋(为自己打算 )

4、(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它们)(2)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东施)

(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偷鸡者 )

5、(1) 蛛:利己不利世 (2)蚕:利世不利己

6、作者赞扬蚕的无私,高尚和奉献精神,批评蜘蛛的冷血和残忍  =从感叹社会上这种人太少了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 [阅读提示] 本文以利世不利己的蚕和利己不利世的蜘蛛相对比,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十九)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答案 1、俱(都) 沈(沉潜) 竞(争相)复(再) 2、( d)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徙焉(搬迁到这里) 师事(以老师的礼节侍奉) 辄(就) 遂(于是)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王充)喜好读书且不被书中的句子所束缚。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d)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① 而置之其坐。 (坐同座) ② 反归取之。 (反同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1)反归取之(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履)(3)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尺码)  缺少第四题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提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制作) 缀(点缀) 饰(装饰) 还(退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代词)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代词) 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的)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 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② 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

[提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二十三)齐庄公出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1)不量力而轻敌:不估计一下力量对比就轻率和敌方对阵

(2)此为人:如果这虫子是人

2、与“其为虫也”中的“其”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3、翻译: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看见一只小小的虫子举起双臂阻挡车轮前进。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螳臂当车,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二十四)予产不毁乡校

一、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是怎样的?用一个字归纳他们的做法。导/毁

二、解释加点的词。1.郑人游于乡校 (休闲聚会)2.以议执政之善否 (来) 3.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 (减少)4.譬之若防川也 (堵塞)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不毁乡校?为什么不把乡校毁了。 2.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3.吾闻而药之也。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四、子产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因而显得形象贴切,浅显易懂。

(二十五)河中石兽

一、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下游,依据是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湮于沙中,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老水兵则判断其在上游,是因为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

二、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c)

三、分析最后一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引人深思。

四、翻译第三段。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笑着说:凡是掉进河里的石头,应该到上游方向去找。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而重,泥沙的特性松而轻,水流不能冲走石头,而反激的力量,一定会在石头被冲激面的地方侵蚀泥沙,形成陷坑,越激越深,深到石头底部半边悬空时,石头必然倒进陷坑。像这样再次侵蚀,石头就再次向前滚动,如此一再翻滚不停,石头就会逆水而上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沉落的深处去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二十六)良马对

一、选文中岳飞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马的优劣的?饮食/精力。他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二、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三、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然非精洁不受 (然而) 2.若无事然。 (的样子)3.不幸相继以死 (而)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

(二十七)胸有成竹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呀)(肯定) 2.岂复有竹乎(呢)(反问)3.少纵则逝矣 (了)(感叹)

4.苛政猛于虎也 (啊)(判断)

三、 解释加点的词。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幼芽) 2.岂复有竹乎 (再)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添加)(堆叠) 4.以追其所见 (追索)

四、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

(二十八)借书速还(宋濂《黄生借书说》)

1、与“非学无以致疑”中的“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义。

①余劝时即嗜学。 (a)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③余因得遍观群书 (c)

【篇二:2014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汇编】

ss=txt一、鹦鹉救火

③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

④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

⑤⑥⑦“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选自刘义庆《宣验记》

注释:①集:栖息。②辄:总是。③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④濡羽:沾湿羽毛。⑤侨居:寄居,寄住。⑥善行:行为善良。⑦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译文:一只鹦鹉从别处来到这座山,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自己想:此处虽好,却不是自己久留之地。鹦鹉便离开了。

不久,这座山发生火灾。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说:“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力量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遭遇火灾,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字。

①鹦鹉自念( )

②然尝侨居是山  ( )

③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

②天神嘉感,即为雨灭火。

3、你认为天神被鹦鹉的什么所感动?

4、读后此文你有何感想?请要说说。

参考答案:

1、①思 ②曾经 这 ③ 离开2、①鹦鹉远远看见了,就飞入水中,弄湿自己的羽毛。②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3、天神被鹦鹉的这种重情义的行为所感动。4、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是不容易的,如果有贵人相助就简单得多,但是贵人(天神)并不是随意帮助别人的,所谓天助自助者,自己不努力,是不能寄望得到别人帮助的。

二、郑人逃暑

①②③④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

⑤⑥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

夕矣。(节选自《苻子》)

【译文】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①②

【阅读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2)其阴逾去()  ..

(3)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4)而其身逾湿( )  ...

2、解释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移动(2)离开(3)逃暑:避暑,乘凉(4)逾:同“愈”,更加。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三、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

①②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

③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

④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处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到:“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长久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乃去,舍市傍 .

(2)及孟子长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复徙舍学宫之旁

3、简答题(3分)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参考答案:

1、(1)离开 (2)等到,至。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3、(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四、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1),稍长,潜心(2)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3)。于熙、元之际,河、洛(4)之士翕然(5)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6),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7)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节选自《杨时传》)

【译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小时侯特别聪明,能写文章。稍长大后,专心学习经史。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的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讲宏伟独到的孔孟儒学。在熙、元年间,黄河、洛水流域的学士都去拜师。

10.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并理解其用法。

(1)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2)德望日重:

(3)吾道南矣: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虚心真诚。请你用文中的具体文字说明杨时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真诚。你能再说两个类似的故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1)师从,拜某人为师(2)一日日,一天天地(3)向南

11.(1)(杨时)从小就异常聪颖,能写文章。稍大一些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

(2)杨时当时调动官职,但没有前去赴任,而是到洛阳以师礼拜见程颢,相处非常愉悦。

(3)那一天拜见程颐时,程颐正偶然闭目养神,杨时便与游酢等人侍立在旁边,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看看门外积雪已有一尺深了。

12.从以下三句中可以看出: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四年而颢死,时闻之,

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

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如“韦编三绝”。

五、《楚人隐形》解读

①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

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

②③④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

⑤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注释】

1、写出下列各句子中“以”字含义。

⑴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⑵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2、翻译语句。

⑴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⑵对面取人物

3、“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

4、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答:

5、“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

答: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1)凭借。(2)来,连词。2、(1)螳螂躲在叶子后面暗中观察蝉,它躲着的叶子可用来隐身。(2)当面拿人家的东西。 3、不能。他是一个妄想用一片树叶来掩盖自己的不正当行为的、贪婪而愚蠢的人。5、“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6、表现其自以为找到一种可以不劳而获的途径而沾沾自喜的心态。6、一叶障目。

六、楚子发母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曰:

①“士卒得无恙乎?”对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曰:“将

②③④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

⑤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

⑥⑦⑧战自五也。异曰,有献一囊糗鞴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刘向《列女传》(节选)

【译文】楚子发母就是楚国将军子发的母亲。子发攻打秦国的时候,军粮吃光了,子发派人向楚王求援,并叫使者顺便回家探望一下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们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士兵们能分吃豆粒充饥。”母亲又问:“那么将军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将军每天早晚都吃好饭好肉。”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且叫人责备他说:“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又有一天,有人送来一袋干粮,越王勾践又下令赐给军士们分了吃,其实只有一点点食物,过了咽喉就没有了。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十倍。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分吃豆粒充饥,惟独你早晚吃着好饭好肉,这是为什么?《诗经》上不是说了吗?‘我快乐而不荒废正事,贤人都高兴’,说的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指挥士兵进入生死相争的战场,而自己却高高在上地享乐,即使能够取胜,也不能说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只得向他母亲谢罪认错,这才进了家门。

【阅读说明】这位母亲以她的言行告诉我们:父母之爱如果仅仅局限于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孩子的冷暖安康,就未免太肤浅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从塑造人格、人品上着眼,这样才能保证子女走正道,干正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士卒得无恙乎?

(2) 子发于是谢其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使人数之曰:“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

3、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子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1、(1)疾病。(2)道歉。(3)(他的母亲)叫人责备他说:“你没听说过越王勾践讨伐吴王的事吗?3、深明大义、教子有方

六、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节选自《三国志》)

【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

【篇三:语文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s=txt3烟台的海

一、 看拼音,写词语。

石凳过  滤  恬静湛  蓝

嬉 笑 害羞  威  武雄壮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气势(汹)(汹)水平(如)(镜) (呢)(喃)细语

如(痴)如(醉) (蔚)(为)壮观  (威)(武)雄壮

前(赴) 后继:到(某处)去。奔赴,去。 .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

(崇)山峻岭:高。 .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冬天,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这段话把涌浪比做小山、狮子,“扑向”“掀起”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色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的情景,去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特点。

2.春天,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这段话把涌浪比做顽皮的孩子,“扑”字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泛起”的可爱和轻盈,赋予了浪花孩子般的天真和烂漫。

3.这篇课文按总分总顺序描写了烟台的景观。烟台的海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

在冬、春、夏、秋这四个季节里,作者不仅描写了烟台的独特的景观,还描写了烟台人的劳动生活,请分别摘抄在下面:

①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②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③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④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是烟台的海陶冶、磨炼了烟台人,使他们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4、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  楚勤

阳光下,大海闪闪烁烁,似一片水晶,如一块琉璃。

不,不。大海多象蓝色的梦哟:一碧万顷,激荡着多少希冀,蕴含着多 少秘密?

海的梦,曾出现在我梦幻般的童年里。长辈,书本,地图,银幕?使 我懂得了:海很富有,广阔,美丽!

后来,我真的见到了海。在那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地方。我已无法具 体描绘当时的情景,只记得,大海彻底地把我征服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 面在我的眼前展开,涛山浪谷,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整个世界仿佛都在翻腾,仿佛都是蓝色的!这时候,我才懂得了:什么叫雄浑,什么 叫浩大,什么叫力量,什么叫生机!水珠溅湿了我的面颊,我从海滩上捡回 了一只彩贝。啊,这海的见面礼!

我把它藏在我的心里。有一天,我讲一篇关于海的课文,忘情间,拿出 了那只海贝。孩子们传递着,目转神移,如同海面上轻风习习? 海很大很大,很美很美?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

老师,海是怎样形成的 它会不会消失呢

多可爱的孩子啊,爱梦,更爱寻根究底。

我取来了地图。从黄河,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讲到 了校旁的滠水河,山间的小溪,岩缝的泉滴?她们是海的母亲。这是海永远年轻,永不消失的奥秘。生活的启示,一瞬间照亮了我的思绪。

是的,海的存在就在于汇集。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 满足,永不停息!于是,才有这广阔的胸怀,澎湃的气势,激扬的活力!

1、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这句话中我的梦是指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渊博,广识,蓝色的希冀是指孩子们,他们的未来,他们学成后创造的天地,播种的含义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2.大海给人类的启迪是什么?请在原文画出。

3、文中写了哪两种海?它们的共同之处在哪里?文中写了两种海,一种是真实的大海,另一种指知识的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广博、无边无际、雄浑、大气、活力;它们的存在都需要永不停息地充实、汇集。

8、三打白骨精

一、看拼音,写词语。

妖怪  斋饭  骤雨  隐  瞒 山  势  险峻

白骨精变成村姑拎着(馒)头等斋饭来蒙骗唐僧,可(瞒)不过悟空被悟空劈脸一棒,只得扔下假尸首逃走。唐僧不明真相,反而(埋)怨悟空,说他无心向善,生性野(蛮)。

三、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1. 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一个“夺”字写出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其实是白骨精,这个“闪”字与这句话中的年满八旬相矛盾,因而传神地写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和迫不及待的样子。

3.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唐僧因为孙悟空平白无故地打死老妇人而摔下马来。一个“摔”字,我们感受到唐僧的胆小以及受到严重惊吓的程度。

4.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孙悟空看见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又来骗师父,他心想,如果再不除去这个妖精,师父就会再次上当,后果将不堪设想,“笑”字写出了孙悟空火眼金睛,轻而易举就识破了白骨精的阴谋诡计。

四、阅读《三打白精》原文片断,回答问题。

(一)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狼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合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峻岭定生精”。想一想,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白骨精的出现作了铺垫。

(二)

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这段话描写的是课文中的白骨精变成美貌村姑。作者把人物写得这样美,其用意是写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她想以此来降低师徒三人对她的警惕心,好对唐僧下手。

(三)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从“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你可以体会到孙悟空对师父忠心耿耿,感情深厚。

五、从下面的材料中选择一个制作人物的卡片。

材料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材料二: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最终被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打得现出原形。

9、词两首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渔歌子”“如梦令”都是词牌名。(√)

5、《渔歌子》中“鳜鱼肥”表明这是垂钓的大好季节,“青箬笠,绿蓑衣”刻画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垂钓渔翁。(√)

三、填空。

《如梦令》并非李清照的即兴之作,而是她回忆写成的,从词中常记可以看出。交游的时间在夏季,从词中误入藕花可以看出。从词中兴尽晚回舟可以看出,词人玩地很高兴。整首词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

美景的思想感情

四、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景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你能描绘一下吗?

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10、螳螂捕蝉

一、照样子,写成语。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成八字成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仔细阅读这两段话,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

都是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2.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大臣是直接劝说的,结果失败了;而少年是通过一个例子让吴王自己领悟到其中的道理,结果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因为大臣们是直言相劝,令吴王感到没有威严;而少年的“劝”是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

4.“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们体会到:少年是睿智的,他找到适合劝说吴王的方法,让吴王自悟其理。

三、课文《螳螂捕蝉》是根据一篇文言文改 m..com 写成的故事。下面一段文字就是这篇文言文的一个片段。请你用心阅读,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用“------”文中表示该成语喻义的句子,并理解它的意思。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篇3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中倒装句、动宾倒装句、介词短语倒装句、主谓倒装句等。

(一)定中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中心词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分析:

(1)的"一片"是定语,处在中心词"孤帆"的后面,

(2)的"好事者"是定语,修饰的是中心词"少年"。"少年"前头还有定语"村中"。

(3)的"还者"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

(4)的"师"是中心词,前面定语“彼童子",后面定语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的前后都有定语。

(二)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宾语提前

这样的句子必须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条件,宾语就可以提到动词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这些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词是"不、莫、未"。

一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动词是"欺",宾语是"余"。

二是"这个世界真浑浊,不能理解我";"知"是动词,"余"是宾语。

三是"当时的人并不认可他";动词是"许",宾语是"之"。

四是"但是这样还不能做王,没有这样的事";动词是"有",宾语是"之"。

2、疑问句宾语提前

这种倒装句式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个疑问句,而且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有了这个先决条件,疑问代词宾语就得提到动词前面去。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沛公安在?(《鸿门宴》)

(3)客何为者?(《鸿门宴》)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豫州今欲何至?(《赤壁》)

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疑问代词都是"何",这个"何"就提到了动词前面。

一是"操何"(带来了什么),

二是"在安"(在哪儿),

三是"为何"(做什么),

四是"有何"(有什么),

五是"至何"(到哪儿)。

3、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

这种句式,也必须是疑问句,

(1)宋何罪之有?(《公输》)

(2)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3)何陋之有?(《陋室铭》)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动词"有"在宾语后面,宾语在前面,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之"。"何"是定语。

一是"宋国有什么罪?"

二是"有什么功劳?"

三是"有什么简陋呢?"

动宾倒装句主要有否定句宾语提前、疑问句宾语提前、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这么三种情况。还有一些别的情况。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自佐"是"辅佐自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浪淘沙》)""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宾语"多情"也提到了宾语的前面。

此外,还有其他的办法组成倒装句。如:"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quot;这里不是用"之"帮忙,而是用"一"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

(三)介词短语倒装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有两种情况。

1、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一是"故临崩以大事寄臣",

二是"不以封疆之界域民",

三是"皆不可以时月限",

四是"郑商人弦高将于周市"(郑商人弦高将在周这个地方做买卖)。

2、介词宾语前置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还包括介词短语本身倒装。在一般情况下,介词总是在前面,介词宾语总是在后面。可是有时候,介词在后,介词宾语在前,跟动宾倒装句的情况很相似。这就是介词宾语前置句。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

(3)问:"何以战?"(《曹刿》)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

"谁与"是"与谁"(跟谁),"何以"是"以何"(凭什么),"是以"是"以是"(因此)。

其他的倒装句,还有主谓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可以认为这是修辞方面的倒装句,这样的句子是不多的。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篇4

顿首先生、*总足下:

岁末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月余,终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

回顾往昔,初蒙高逸不以余卑鄙,收容门下,此知遇之恩者,于今不敢稍有或忘,是故吾之劳作此司两载,尚可曰尽力尽心也。又忆当初愚钝少年也,空怀一腔之热血、虚兼踌躇之壮志,欲与高逸共升大业,且求殷实生活,以达上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下不负青云之壮志;然今既拜别,思之唏嘘。

今请辞,可为原因者三。

吾实乃高逸一寒士,才浅识陋,幸横蒙高逸诸君发以错爱,荣宠并臻,使吾竟忝列宁波高职,然吾陋识鳏见,弱德少识,驽蹇凡品不称驱驰之辇,楶棁劣材难堪栋梁之柱。 虽戒慎兢业,实已身心俱疲,惟职之相关工作复杂难为,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职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仍有诸多缺憾。尝闻扬雄公《法言r26;吾子》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今吾居斯位,有似于此。吾岂敢尸位素餐,致分公司不兴而祸延高逸光大事业以蹉跎欤?此吾请辞其一也。

劳苦双载,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至今年宁波事,吾之惟穷思竭虑,任劳任怨以为,不舍昼夜,未敢有怠慢心。欲以此行以得上君青睐,乃求褒奖,并此后能教吾以丰技、托吾以重事;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公司陟罚臧否,却为异同;吾在工公廉,而俸给淡薄,心悲矣,更兼劳累以至目迷气吁;吾向日与众人论及于此,无不叹息于少年气象之易逝也,呜呼!今始,余之激情当不复见于诸事之中耳,吾之志向亦模糊于理想追求矣。于今思之,以吾之倦怠之躯,往既无益于公司,再处亦有损于己身,是请辞者二也。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盖因上亦有高堂,慈严皆过半百。忆吾生时,双亲襁褓提携,历涉艰时,孕哺垂情,躬亲竟日,贞勤坚忍,擅工明理,恺恻博爱,诚实守志。于前月深圳拜见家母,其鬓见白发,垂垂若花甲矣,见之此情,吾落泪矣;思之吾二十岁时,曾对父母诺:吾定当好生发展,以期供奉父母安享晚年;父母年老畏寒,吾二十三岁又诺:待他日殷实之时,爷辈百年以后,迁家于羊城,以求僻寒。吾今日处境,于殷实生活远矣,吾今时处地,离家亦远矣;吾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恐岁月如梭,吾失信于双亲也;此吾请辞其三也。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吾今以私虑弃高逸,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高逸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公司更盛,犹比往昔。呜呼,今当请辞,百感莫辩,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恳赐 钧复

xx 拜上

时丁亥年十一月六戌时

文言文辞职信(五)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翻译梵天寺木塔原文及翻译注释篇5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有承前省略,有对话省略,承宾省略等。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

一是"儿俱,儿啼告母""母闻之,母面色灰死",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二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三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四是"扁鹊已逃秦矣",而"扁鹊"是上一句的宾语,这是承宾省略。

在古汉语当中,主语可以换来换去,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

"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见到这样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边读边补充省略了的成分。

推荐访问:木塔 梵天 翻译 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梵天寺木塔》原文翻译 梵天寺木塔古诗文网 《梵天寺木塔》 梵天寺木塔意思 梵天寺木塔翻译及原文拼音 梵天寺木塔的文言文 梵天寺木塔 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梵天寺木塔沈括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