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9篇【优秀范文】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4-03-31 17:50:01 本文已影响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9篇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与此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进而激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

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相应的地缘矛盾也最多,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有领土和领海之争,除此之外,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日本

中日钓鱼岛之争继续僵持,而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而东海不但涉及到主权问题,其下更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我国更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来日本疯狂修改宪法而一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这更多的是针对中国,而美国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更令这个问题复杂化。

(二);南海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与越南等国的海洋权益争锋不断加剧。近来菲律把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意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且非法捉捕中国渔民,更使得中非关系陷入低谷,除此以外越南菲律宾还把当事国以外的国家引人,引入外国投资公司在南海开挖石油天然气,这一且都提醒我们南海问题的严峻性。

(三):印度

中印关于藏南问题一直纠缠着。尽管这些年来两国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但印度在军事上的耿耿于怀,以及政治上的莫名失落中印之间矛盾重重,使印度持续向中印边境增兵,欲打破这种局面出现了中印边境帐篷对峙。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密切相关,但中亚的宗教极端注意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国家领导人的更新换代以及政局的不稳定时刻威胁着我国东北的安全。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说美国,中国的崛起,相应的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为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美国处处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战略。

二:我国周边存在着这么多的安全威胁,时代不同,对于这些威胁,一味的忍让只会无济于事,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完全适用的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总的来说中国应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方法有:

(一)搁置外交: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搁置外交仍然不可弃用,毕竟打仗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如英阿马岛之战,英国虽然取胜,马岛问题实际仍未解决,以后仍然需要双方通过谈判来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搁置外交”同时,必须强调“主权在我”,且凡是涉及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是不能“搁置”的。还有一个就是当对方违反了这一约定是,我们必须作出反击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绝不能是当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开采石油天然气而我们却在“搁置外交”只有抗议时的憋屈。

(二)强化周边,维持稳定。我们要重视周边,加大投入和开发,对突发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积极引导,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只有发展好周边,才能在维持周边局势稳定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利益。对于争议领土领海,只有我们自己重视了,我们才有底气,才能有效维护权益。

(三)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同时设定底线且严格坚守。与主要大国美国,俄罗斯等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来自各方的挑战,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致力于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四)加强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与周边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对恐怖主义,极端宗教等的情报分享,共同打击,维护边境安全。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院系班级:姓 名:学 号:辅导老师:完成日期: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 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1003班

2013/5/27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

关键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共产党

目录

引言 。.。.。.。.。.。.。.。.。.。.。.。.。.。.。.。.。.。.。.。.。.。.。.。.。.。.。.。.。.。.。.。.。.。.。.。.。.。.。.。.。.。.。.。.。.。.。.。.。.。.。.。.。.。.。.。.。.。.。.。.。.。.。.。.。.。.。.。.。.。.。.。.。. 4 人种的复兴,也就是身体素质和智力的复兴 。.。.。.。.。.。.。.。.。.。.。.。.。.。.。.。.。.。.。.。.。.。.。.。.。.。.。.。.。.。.。.。.。.。.。.。.。 4 意识的复兴和自尊的重建 。.。.。.。.。.。.。.。.。.。.。.。.。.。.。.。.。.。.。.。.。.。.。.。.。.。.。.。.。.。.。.。.。.。.。.。.。.。.。.。.。.。.。.。.。.。.。.。.。.。.。.。.。 4 文化的复兴 。.。.。.。.。.。.。.。.。.。.。.。.。.。.。.。.。.。.。.。.。.。.。.。.。.。.。.。.。.。.。.。.。.。.。.。.。.。.。.。.。.。.。.。.。.。.。.。.。.。.。.。.。.。.。.。.。.。.。.。.。.。.。.。.。 4 节约资源实现伟大复兴 。.。.。.。.。.。.。.。.。.。.。.。.。.。.。.。.。.。.。.。.。.。.。.。.。.。.。.。.。.。.。.。.。.。.。.。.。.。.。.。.。.。.。.。.。.。.。.。.。.。.。.。.。.。.。 4 抵制经济侵略,实现伟大复兴 。.。.。.。.。.。.。.。.。.。.。.。.。.。.。.。.。.。.。.。.。.。.。.。.。.。.。.。.。.。.。.。.。.。.。.。.。.。.。.。.。.。.。.。.。.。.。.。.。.。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 。.。.。.。.。.。.。.。.。.。.。.。.。.。.。.。.。.。.。.。.。.。.。.。.。.。.。.。.。.。.。.。.。.。.。 5

参考文献。.。.。.。.。.。.。.。.。.。.。.。.。.。.。.。.。.。.。.。.。.。.。.。.。.。.。.。.。.。.。.。.。.。.。.。.。.。.。.。.。.。.。.。.。.。.。.。.。.。.。.。.。.。.。.。.。.。.。.。.。.。.。.。.。.。.。.。.。.。 8

引言:真正的伟大复兴是能在这个时代适应下来。首先,就必须承认中华民族的辉煌、伟大,这种民族思想是应该有的。不过不是太过强烈的极端民族主义,搞民族复仇等,而且很讲究分寸的。我们中国人是个很谦虚,很宽容的民族。我们必须得重新学习古代时百家的优秀思想,修正前人对儒家等的误解与曲解。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不应盲目学习外国思想、文化。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正确的,但要伟大复兴,必须融入这些民族思想。生活上,能做好古汉族人的优秀品质就好了,没要求太多,做好一个礼仪之邦的风范,复兴中华文明与民族特色。复兴汉服之日就是真正伟大复兴的时候了。我们不能总是回望于古中国时期的强盛,当然重要的还是发展。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自己也应该加强研究。教育上,只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思想要从娃娃抓起,当务之急就是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古代经典,去除人们的误解与曲解。在现代,应该多添加一些课程,如古文课、书法、水墨画等。 1·人种的复兴,也就是身体素质的复兴和智利的复兴

现在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中国以后就无法实现国富民强。目前,我们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当成国家战略。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教育改革是今年的重头戏,把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提出来。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才是一切素质之本。只有青少年身体健康了,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意识的复兴和自尊的重建

意识自尊是一种精神状态,并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自尊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肯定和赞赏。自尊不是虚荣,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积极评价。任何个人和民族都可能表现出自尊的拥有或者缺乏。文化是一定群体的生活方式。因此,文化自尊是对个人所属群体的生活方式的的复兴和自尊的重建,也就是民族主义的复兴

3·文化的复兴,包括“忠孝仁义,礼仪廉耻”以及“衣冠”“制度”等

从传统的观点讲,中国人的人情观就是儒家倡导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忠孝为先,中国人拜“天地君亲师”,简单地讲就是做人要懂得规矩,不要犯上欺下。所谓“仁义”,讲的也是人际关系。“仁”的字形就是“两人”,即将心比心,慈悲宽怀。“义”的简体字形是“两人一心”,意即有难同当,有

福共享。“礼义廉耻”的另一种讲法就是孔老夫子天天挂在嘴上的“克己复礼”,即忍耐克制,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4·节约资源,实现伟大复兴

因为不节约,个人是挥霍无度,水,电,油,煤等等一切东西,想怎么用怎么用,包括最不起眼的塑料袋。尤其是有钱人,先是桑塔纳,钱多了,换成霸道了,过了几年,钱又海了,又换成奔驰宝马了。因为不节约,国家是乱挖乱采,乱砍乱伐,乱拆乱建,乱用乱给。大家看看现在全国都大兴土木,拆了建,建了拆。有些建筑没用几年就拆了,这需要耗费多少能源和资源啊。在这里,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仅仅丢了一个节约的传统美德,就把咱们国家弄成现在这个样了。想象一下我们把中华文化丢掉后,国家会是个什么状况,难以想象。 5·抵制经济侵略,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虽然已经独立了,但从改革开放以来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侵略。每天有成千上万的集装箱日夜不停的在转移中国的财富,总量已经无法统计了,我们的财富就这样一天天流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心痛啊。我们要被强盗们抢到何年何月,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啊。祖**亲日益肾衰竭,母亲如果有一天倒下去了,我们做儿女的怎么活啊。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年不容易啊,难道就要毁在我们这几代人的手上吗?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确定在多极化世界的坐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保证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近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集团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框架,全球经济正在迅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目前,世界上有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24个,参加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其中,1993年1月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建成,在12个成员国间实现商品、劳务、资金和人员的部分或全部流通,各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统一法规,协调税收,实行产品和技术统一标准。为了应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1992年8月12日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1994年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共同决心宣言》,宣布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

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目标。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世界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区域化的趋势正在加强。 世界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7位,是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在1980年的基础上提前翻了两番,到200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香港回归,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在下个世纪前10年,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目前,人口只有我国1/5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却是我们的10倍。据专家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现代化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和比较,在百万人口以上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居69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仅比高收入国家低67%,也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4%。因此,我们必须加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这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五大报告指出:“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历史把重大责任赋予我们党,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党领导人民在二十世纪写下了光辉篇章,也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写下新的光辉篇章。”中国有12亿多人口、56个民族,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里,决不能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和“议会 6

民主”,那样只会导致社会分裂和对抗。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就是一盘散沙。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过大。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有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要使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社会总人口80%的非工业化国家,变成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实现农业、工业二元社会结构并存向现代社会结构平稳转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证社会公正和谐地发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塑造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状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同时,还要善于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在各种文明的相互激荡中塑造“中华文明”。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涌现了儒家、法家和道家等众多思想流派。后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融入中国宗教和思想体系。这是外国文化首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社会各种思想的又一次大融合,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五四运动”为代表,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在各种思想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将在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和世界上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一道,共同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实现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吴二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2期 2 先进性教育知识问答[N];西藏日报;2005年 本刊编辑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共产党 [J];党建研究;2002年09期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展望宏观经济变化,适应全球经济潮流

(字数:2535 (系)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屈指算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于两年。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得种种“惊涛骇浪”总体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沿着复苏轨道继续前行;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面临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复苏之路上的各种“明礁暗流”仍需提防。

金融风暴过后,迪拜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一些主权债务危机时刻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敲响警钟。因此,全球经济风险的警报并未解除,复苏全球经济任重道远,仍需共同努力。

一、 全球经济走势分析 ㈠、 国内宏观经济状况

央行发布的201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城镇新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加大,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总体看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

尽管政府已将通货膨胀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而且调控力度空前,但2011年CPI涨幅可能仍难以控制在4%目标以内。主要原因是:

一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粮食收购价格预计至少上涨5%-10%;肉禽类价格继续上涨。

二是非食品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上涨、资金成本上涨、生产资料成本上涨。

㈡、 国际环境

IMF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将继续,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相对2010年10月份的预测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二次复苏”今年将得以延续,全年GDP平均增速可能在3%-3.5%,且经济增长结构将明显改善,私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接替政府刺激,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不过虽然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的复苏较为确定,下半年经济走势却仍难以确定,上行和下行的风险同时存在。上行预期主要来自于非房地产投资增长超预期,以及就业状况改善的超预期。下行风险则主要来自于美国居民和财政的资产负债表的改善相对乏力,美国政府债务可能引发财政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再次调整。

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未找到制度性的根本解决方法,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由于葡萄牙债务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因此上半年是影响欧洲债务走势的关键时期。下半年的8月-10月,西班牙的大量债务将到期,或将再次令市场情绪有所波动。边缘国家的融资状况是最大的风险,但各国政府防范任何系统性风险的政治意愿很强,从而降低了风险蔓延的可能性。欧洲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点,在于欧债危机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以使各国重归增长之路。 ㈢、 宏观经济政策

2011年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到“稳健”,其紧缩程度将大于2010年。

从利率政策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多次处于负利率状态,但根据以往数据,当期1年期加权平均利率一般不会比CPI累积增速低1.5个百分点,考虑到2011年CPI增速将在4.3%左右,上半年高点累积增速可能在5%左右,在此推算,央行可能会将利率调整到5%-1.5%=3.5%,综合考虑加息政策受到的各种限制,2011年全年加息2-3次的可能性较大,整体加息幅度在50-75个基点之间。

汇率方面,人民币整体升值方向不会改变,预计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6%。

财政方面,2000以来,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以下,根据这个比重,预计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在1万亿左右。

二、 如何适应全球经济潮流 ㈠、 更加注重实现互利共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际经济合作应该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目前南北差距加大,一些国家正在被边缘化,世界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已高达70倍。这种形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空间将受到很大局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将引发更多的矛盾,给国际投资合作增添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国际经济合作不应以单纯的占领市场和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应当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利益,注重增强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的产业结构升级。

㈡、 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发达国家在扩大资本流出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转让、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使其他国家有更多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逐步拆除投资壁垒,充分利用外来技术和资本发展自己。我们应继续拆除横亘在各国之间的投资壁垒,反对和尽快取消贸易投资歧视,实现世界产品、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 ㈢、 更加注重兼容并蓄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不仅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资本和技术实力各异,而且经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等也有很大差异。国际经济合作应当更加灵活和务实。既要推动各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又要尊重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开放进程;既要逐步推进投资便利化,又要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主张,逐步减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㈣、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与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相结合。 二是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服务东道国发展相结合。

三、对于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1年消费有望加速。我国大道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各地最低工资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提高和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都将提升消费能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养老等社保体系完善将提升消费意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将扩大消费热点。

2011年投资将主力转换。转型性投资将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民间投资、保障民生投资、高铁投资将接替房地产投资成为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2011年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011年贸易将实现平衡发展。2011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预计会更大,从而会给一部分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从政策因素来看,十二五期间将改变此前单纯追求出口和顺差的政策导向,转而实施扩大消费需求、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平衡发展政策。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4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浅显的认识。虽然只是短暂的几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平时很少看新闻,很少关注国家政策、社会形势,因此对社会形势政策基本不了解。而《形势政策》这门课,正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帮我们了解和分析形势与政策。

学习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学习。学习十二五规划,我有以下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十二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必须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其次,我也了解到了十二五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大思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全会公报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文化: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党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改革: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二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有正义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能力。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5

电脑的信息传递功能远比教师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强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机进行交叉、重叠或反复使用不同的媒体。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

三、使重点,难点突破更优化。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用多媒体电脑辅助地理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 学 生 知 识 的 主 要 来 源。在 教 学 方 法 上,只 研 究 教 师 如“教”,不重 视 学生如 何“学”,考 试 主 要 靠 死 记 硬 背,不 利 于 调 动 学 生的 学 习 积 极 性。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略学生的主动性,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堂上老师组织大家看了“国魂”,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灵魂,人民不可能没有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国魂和信仰。看《国魂》,找回信仰,找回价值观,找回生活的意义。《国魂》不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不愧为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指南。

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17年,从1997年,依法治国首次进入中国国家决策到今天中央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在历史上,人民对法治的期待从未如此热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沿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实现路径。在这一漫长而坎坷的路途中,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贵在追求法治精神,当人们对法治形成一种信仰,那么法治也必将沁入人心!让我们以此中央全会为起点,期待法治中国更光明的未来!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6

浅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摘要:2013年中国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内需有所不足。认为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投资规模下降将、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通胀压力有所减轻、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等。建议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同时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金融风险;合理的调控目标

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做分析与判断。一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关于金融形势;三是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四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通常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反映,即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确实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应该说,2013年在面临外部经济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宏观经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一、经济形势分析

2013年中国经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比较显著:一是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二是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三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四是内需有所不足。

(一)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

相对来说,我国整个工业、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而房建市场交易比较活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涨2.6%,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因此,结构上体现的一些运行状况特点,带来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的一些争论,这种争论年终前后较多。中国现在增长率是否偏低?当然,和以往的增长率相比,显然偏低。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一个换挡期,不太可能维持过去接近10%左右的高速增长。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当前形势,参考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但是,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笔者仍坚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或更高一些的水平。2013年7.7%的经济增长,包括2012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受需求扩张步伐不足够快的影响,还略微有一些偏低。这也反映在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如,消费价格全年上涨2%以上,工业品生产价格和供应价格,实际上就是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这两个价格全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这更多反映的是对于工业品、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不够旺盛。

(二)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995年我国开始有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下降的情况。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已是第四次下降。这对于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总需求不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明显的对比。我国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将近两年时间的两种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的情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欧洲形势在同期两个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更多的可能需要从国内去找原因,主要原因是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不足。当然,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依据,是判断国内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新增就业人数增多

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整个就业指标统计不是全口径的。如登记失业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等,均不是全口径指标。因此,从数据上看,2013年较早地超额完成了新增就业人数的年度目标。但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就业形势,这还要看就业指标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就业形势的好转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增长态势很好。一些经济学家依据我国现在的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的指标说明现在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是相对应的。但是,笔者认为,近两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阶段,实际新增就业人口弥补了原来到龄的退休人员工作岗位。二是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有关。过去都是工业部门增长最快,服务部门增长慢于GDP增长,这两年服务业增长往往快于GDP增长。可以说,增长结构变化对于就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内需有所不足

内需还有所不足与我国贸易顺差变化有关系。近两年,整个经济都是在8%以下的区间运行,但是2012年和2013年每年贸易顺差增长几百亿美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700多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4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全球经济还十分不景气,我国出口也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顺差明显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的规律相符。因此,2013年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现7.7%的增长,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就业形势按照统计指标来看,还有所好转,成绩是来之不易。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经济增速下滑,一是与产业增长率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率下滑,但笔者认为仍应该维持在8%甚至略高一些。7.7%的经济增长率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这主要和需求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方面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全年股市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几次起伏,年初上涨,年中下滑,三季度又出现一波上涨,四季度出现一波下滑。2013年总体上呈现一个小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所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2013年12月份和2012年12月相比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年期间升值了7%以上。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不仅和金融市场波动有关系,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13年年初,公众更多地还在在讨论中国流动性泛滥问题。2012年底,中国货币与美国货币相比较,中国M2规模是美国的1.5倍。但是,2013年中期,中国出现了“钱荒”现象。经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措施后,有几个月出现了缓解情况,但是年底又一次出现了“钱荒”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货币供应是宽松还是紧张?   (一)钱荒与货币供应是否充足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金融机构认为,现在整个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包括信贷投放量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信贷投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货币供应紧张而导致“钱荒”的现象。但是,有一些情况仍可反映目前投资规模和信贷情况并不充足,至少在某些时段上不充足。比如,过去通常会依据一个经验公式,在GDP的名义增长率上略加几个点考虑货币化进程。因此,将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2~3个百分点与货币M2的增长率做比较,如果差不多相等,一般即可以满足整个经济运行的需要。2013年名义GDP增长率是10%或略微多一些,加上三个百分点,即全年M2是13.6%。从经验角度来看,不应该造成货币供应紧张而屡屡出现“钱荒”的现象。

(二)M2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经验估算发生偏差

笔者认为,以上述经验来判断我国整个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认为M2达到13.6%的增长表明货币供应量宽松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存在问题。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开始将住房准备金、公积金、一些微存款金融机构和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M2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将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M2代入上述原有的经验公式中,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6月由于“钱荒”的出现,由于同业存款的下降,使得当时的M2的增长率有15.8%降到12%左右,在报告里显示同业存款下降是造成M2增速下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三)同业存款变化是M2波动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同业存款的增长对M2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资产信贷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从2011年底至今,中小金融机构同业资金量从三万多亿增加到七万多亿,约翻了一番。这部分增长的数据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成为带动M2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经验估算,目前同业存款增长对M2的影响至少达到2%。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13.6%左右的M2增长率减去2%,实际上M2的增长率在11%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甚至有一些紧张。

在整个货币供应略为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旺盛,造成从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增大。近年来,中小型银行资产运用增长快,但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资金,否则无法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如存贷比)。因此,吸收资金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将其存款规模扩大,才能放贷,使得同业资金的需求比过去旺盛很多,而同业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大银行。大银行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说增加并不明显,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遇到一些短期因素,“钱荒”现象就出现了。

2013年中发生钱荒时,金融结构变化剧烈。2013年1~5月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型银行新增存款是2.2万多亿,比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规模大;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增长也很快,而且在结构上变化也很明显。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有价证券,甚至比贷款数量都大,比2012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另外,中小银行股权投资增加了7000多亿元,也是2012年全期的5倍。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同时发生变化,使整个金融机构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转移,而同业存款是最重要的转移渠道。

近两年,“工(中国工商银行)、农(中国农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建(中国建设银行)、交(中国交通银行)”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大银行给其他银行提供的同业资金,实际上增加并不多。但是,中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由3万亿增加到7万亿,资金源主要是过去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等等。将这些资金通过同业市场聚拢后,从事贷款和投资等。这样,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整个同业市场资金供应量增加不大,处于紧绷的状态。

(四)资金拆借减少导致中小银行资金短缺

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了好转。虽然增长势头不及上半年快,但是,存、贷、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超过3.7万亿元,6家大银行4.8万亿元。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万亿元。2013年两次“钱荒”的出现,第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银行要上交半年度税收和外部监管加强,且有一些虚假的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到国内。为了防止外资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流入,加强了外汇贷款监管。使原来作为一个资金重要牵头方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了资金拆借。2013年6月拆借成交量不足正常月的40%,不足3万亿元。7月份之后有所恢复,达到4万亿元左右,但仍没有恢复到以往正常状况。以往的拆借资金量约为8万亿元/月。此时,整个货币市场需求很旺盛,供给不足,造成拆借利率、回购利率比利率水平高的状况,年底再一次出现了飙升。

(五)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除结构性变化是2013年金融市场趋势性的主要因素之外,国际因素、国内资金供求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半年存在虚假贸易数据,由于外贸顺差、外汇占款渠道增加资金少,而中国人民银行未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造成资金明显短缺。2013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观察到货币市场上资金短缺、利率明显上升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增加了货币市场的供给,缓解钱荒状态。到目前为止,应该说虽然情况比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年底有所缓解,但是一周的拆借利率或者更长期的拆借利率,以及回购利率等等一些指标,实际上与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仍高,紧张状况仍未完全缓解。

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3年经济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于判断未来走势提供参考。一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三是投资规模下降将影响经济增长;四是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五是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六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

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经济增长加快,欧洲从衰退转为复苏。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地方类似。印度尼西亚原来就长期存在资本收支和贸易收支逆差现象。而前两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整体不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使资金进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等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并且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信贷资金开始撤出。因此,原来靠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的做法较难维持,整个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汇市上。股市还未完全止住下降的势头,汇率市场从2013年初至今均有波动。2013年9月份有一轮回升,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贬值,且贬值的幅度很大。贸易逆差的情况整体没有扭转,资本流入开始减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汇率和股市继续下跌的话,信心越来越脆弱,情况是很危险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国近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龙头,其经济恶化将对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2014年中国经济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之下,人民币汇率还将有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经历较长时间约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影响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因此,2014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尽管我国的出口受发达国家需求递增的影响而可能有所增加,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需求增加。因此,虽然国外需求形势可能有所好转,但是对整个出口形势来说,改善的幅度并不大。

(三)投资规模下降

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投资。2014年投资有可能略有下降。一是观察现有的在建规模。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底在建项目规模比2012年同期约增长16%左右,新建项目投资规模比2012年同期增长14%左右。这两个规模都比现在投资增长的规模要慢,投资增长为16.8%。在建项目规模小,后续的投资增长潜力就小。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现在大概在建的规模是年度投资完成规模的2倍左右,如果资金供应好,短期内有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收得比较紧,且到目前为止,虽然贷款相对2012年四季度情况好,但是好转的情况并不太明显。如,房贷的投放仍比较紧张。

1、贷款收紧影响投资增长

贷款收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尤其对于投资的增长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从201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贷款增长不到10%,比所有投资性来源增长慢(所有资金来源投资增长20%左右),贷款增长放慢,还将逐渐影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大多数企业自筹资金也是通过贷款转化的。因此,贷款增长放放慢对未来总的投资增长会产生影响。

2、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收紧

对投资增速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信贷的收紧,因为信贷收紧产生的影响就是利率的上升。据调研,很多地方企业贷款的利率超过10%,大企业可能利率偏低一些:7%~8%。高利率致使盈利预期如果并非十分好的项目,推迟投资甚至取消投资。因此,对未来的投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投资增长应该将慢于2014年的投资增长。

(四)消费增长保持平衡

消费的增长将大体保持平稳。首先,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是最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近期也没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2013年曾出台一些对消费有短期影响的措施,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产生与2012年基数对比的情况。消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平稳,许会略微有所加快。综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形势变化情况,2014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情况与2013年差不多,大概全年还是在7.5%左右的增长。总体来看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可能保持大体平稳的情况,与2013年四季度7.7%左右的增速相近。

(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大,而且有可能通胀的压力还有所减轻,这整个信贷收紧是直接关联的,与整个需求扩张的步伐不够快有直接关系。短时期内CPI的涨幅有可能略微下降。1月份和2月份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工业品降幅收窄,而且环比折年度也在收窄,这对工业部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工业品购进情况来看,环比由下降转换为轻微的上涨,但还不足以扭转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的态势。整个外围的形势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即便有短期的回升,力度也不强,对国内有影响,但扭转不了国内整体下降的态势。

(六)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出现了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用短期资金做长期的投资,使得长短期的利率出现倒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利率的规律被打乱了。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如,2013年我国两次出现“钱荒”,每次出现“钱荒”的时候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警觉。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6次倒置的情况,几乎每次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历史都可验证。欧债危机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都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目前只能找到1997年以来的数据,在1997年、1998年经济减速时,也出现了长短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在2013年两次出现“钱荒”,两次出现长短期利率倒置的不正常情况,这揭示着金融系统蕴藏着期限错配等一些金融风险,值得警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政策建议

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取向有如下建议。一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三是适当放慢人民币增值步伐;四是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一)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态势需求略微不足,进入四季度之后,尤其是更近的12月份和1月的情况来看,好像经济略微又出现了回落的态势,说明需求不足的态势还在延续,而且略微加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微调政策,把需求扩张步伐保持在较为适度的水平上,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国内很多人一直主张应该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认为下降至7%左右也是可以容忍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

2014年财税政策上还是应该适度加大政策力度,一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加大赤字规模。一方面是支持结构性减税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对于经济运行、对于扩大需求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偏紧,应该把握好力度。目前的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在考虑结构变化的同时,应该将外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较为稳定,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

2013年整个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偏快。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一些我国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国家,其货币在贬值,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仍在升值。汇率的升值步伐太快将使很多传统产品的优势丧失过快。因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应该那么快。笔者根据人民币汇率、各国汇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认为实际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已经有一些略高。因此,建议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略微可以放慢一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双向波动,出现一定时间的贬值的态势。

(四)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对于国际上的“热钱”还是要继续保持加大审查力度。2013年一季度,一些外资通过虚假贸易的渠道进入国内,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后,规模减少。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整个贸易数据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有的月度出现了负增长,有的月度出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相邻月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应当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表明,监管措施严格一些,资金就不进入,监管措施放松一些又可能进入。虚假贸易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致使贸易数据忽上忽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贸易波动,而是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导致的波动。对于“热钱”流入流出还是应当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包括必要的时候采取对于资金的流出入征收一些税费的措施。

(五)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

2014年调控目标的合理区间应该在7%~8%之间,如果更接近8%的话可能更为合理。现在有很多省市区都在下调经济预期的调控目标。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而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换挡期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那个时候很多地区制定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认为处于一个高增长期,增长潜力比较高,所以当时各地制定的目标都还是比较高的。而现在对于换挡期的认识更加明确之后,已经认识到原来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因此,很多地方纷纷将增长目标下调了,这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做法,符合目前我国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当然,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个别省市区没有下调增长目标,甚至不排除有个别省相对2013年还要略微上调增长目标,这都是根据本省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比如,有的产业增长比较快,有新投产的大的项目等。

参考文献:

[1](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胡汝根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曙光。中国经济态势、问题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2013(47)。

[4]张斌。论经济下行的逻辑[J] 。中国市场,2013(47)。

[5]Edward Fulton Denison.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M]。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7

展望宏观经济变化,适应全球经济潮流

(字数:2535 (系)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屈指算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于两年。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得种种“惊涛骇浪”总体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沿着复苏轨道继续前行;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面临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复苏之路上的各种“明礁暗流”仍需提防。

金融风暴过后,迪拜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一些主权债务危机时刻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敲响警钟。因此,全球经济风险的警报并未解除,复苏全球经济任重道远,仍需共同努力。

一、 全球经济走势分析 ㈠、 国内宏观经济状况

央行发布的201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城镇新增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加大,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总体看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

尽管政府已将通货膨胀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而且调控力度空前,但2011年CPI涨幅可能仍难以控制在4%目标以内。主要原因是:

一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主要体现在粮食收购价格预计至少上涨5%-10%;肉禽类价格继续上涨。

二是非食品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上涨、资金成本上涨、生产资料成本上涨。

㈡、 国际环境

IMF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世界经济的“双速复苏”仍将继续,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5%,相对2010年10月份的预测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二次复苏”今年将得以延续,全年GDP平均增速可能在3%-3.5%,且经济增长结构将明显改善,私人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接替政府刺激,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不过虽然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的复苏较为确定,下半年经济走势却仍难以确定,上行和下行的风险同时存在。上行预期主要来自于非房地产投资增长超预期,以及就业状况改善的超预期。下行风险则主要来自于美国居民和财政的资产负债表的改善相对乏力,美国政府债务可能引发财政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再次调整。

欧元区债务问题虽然未找到制度性的根本解决方法,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弱化。由于葡萄牙债务在今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因此上半年是影响欧洲债务走势的关键时期。下半年的8月-10月,西班牙的大量债务将到期,或将再次令市场情绪有所波动。边缘国家的融资状况是最大的风险,但各国政府防范任何系统性风险的政治意愿很强,从而降低了风险蔓延的可能性。欧洲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点,在于欧债危机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以使各国重归增长之路。 ㈢、 宏观经济政策

2011年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到“稳健”,其紧缩程度将大于2010年。

从利率政策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多次处于负利率状态,但根据以往数据,当期1年期加权平均利率一般不会比CPI累积增速低1.5个百分点,考虑到2011年CPI增速将在4.3%左右,上半年高点累积增速可能在5%左右,在此推算,央行可能会将利率调整到5%-1.5%=3.5%,综合考虑加息政策受到的各种限制,2011年全年加息2-3次的可能性较大,整体加息幅度在50-75个基点之间。

汇率方面,人民币整体升值方向不会改变,预计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6%。

财政方面,2000以来,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以下,根据这个比重,预计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在1万亿左右。

二、 如何适应全球经济潮流 ㈠、 更加注重实现互利共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际经济合作应该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目前南北差距加大,一些国家正在被边缘化,世界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已高达70倍。这种形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空间将受到很大局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将引发更多的矛盾,给国际投资合作增添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国际经济合作不应以单纯的占领市场和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应当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利益,注重增强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的产业结构升级。

㈡、 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发达国家在扩大资本流出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转让、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使其他国家有更多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逐步拆除投资壁垒,充分利用外来技术和资本发展自己。我们应继续拆除横亘在各国之间的投资壁垒,反对和尽快取消贸易投资歧视,实现世界产品、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 ㈢、 更加注重兼容并蓄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不仅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资本和技术实力各异,而且经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等也有很大差异。国际经济合作应当更加灵活和务实。既要推动各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又要尊重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开放进程;既要逐步推进投资便利化,又要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主张,逐步减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㈣、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与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相结合。 二是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服务东道国发展相结合。

三、对于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

2011年消费有望加速。我国大道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各地最低工资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提高和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都将提升消费能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养老等社保体系完善将提升消费意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将扩大消费热点。

2011年投资将主力转换。转型性投资将成为投资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民间投资、保障民生投资、高铁投资将接替房地产投资成为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2011年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011年贸易将实现平衡发展。2011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预计会更大,从而会给一部分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从政策因素来看,十二五期间将改变此前单纯追求出口和顺差的政策导向,转而实施扩大消费需求、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平衡发展政策。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8

电脑的信息传递功能远比教师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强大,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机进行交叉、重叠或反复使用不同的媒体。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丰富的画面、文字和声音等视听信息,不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较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

三、使重点,难点突破更优化。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用多媒体电脑辅助地理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 学 生 知 识 的 主 要 来 源。在 教 学 方 法 上,只 研 究 教 师 如“教”,不重 视 学生如 何“学”,考 试 主 要 靠 死 记 硬 背,不 利 于 调 动 学 生的 学 习 积 极 性。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略学生的主动性,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堂上老师组织大家看了“国魂”,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灵魂,人民不可能没有信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国魂和信仰。看《国魂》,找回信仰,找回价值观,找回生活的意义。《国魂》不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读本,不愧为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指南。

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17年,从1997年,依法治国首次进入中国国家决策到今天中央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在历史上,人民对法治的期待从未如此热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沿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实现路径。在这一漫长而坎坷的路途中,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贵在追求法治精神,当人们对法治形成一种信仰,那么法治也必将沁入人心!让我们以此中央全会为起点,期待法治中国更光明的未来!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篇9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学年论文

作业提交日期:2014年6 月21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比较

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要解决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是形势赋予各级干部的重任。每个领导干部,不仅要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应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为指导实践打好基础。一是必须清楚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就是要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为了兼顾,为了整合,为了协调,为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二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三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二者都是对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科学发展观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深入研讨,准确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如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国策国情和现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具体应该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探索走好六条路子。

1、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路子。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在管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截然分开,但其联系也还不

够十分紧密,缺乏比较科学和完整的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因此,要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以县域经济的理念做先导,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对各种资源进行大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三农”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

2、树立依靠工业强区的观念,走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村的工业化。

3、树立聚集资源发展的观念,走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感觉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壁垒和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是造成城镇化滞后和城乡差别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发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号召,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推进农村城市化,不仅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聚集,也能使外来人口安居乐业。因此,在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把农村城镇化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研究和论证;要以新、老城区为中心,确定一批优先发展的中心镇,或在城郊的乡镇试验建设中心村,从而构建起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三个平台,以集聚农村的各种要素,来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把农民转变成居民,把农村转变为社区,在缩小经济、社会服务差别的同时,实现生产、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的重大突破。

4、树立城乡协调才能快发展的观念,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城市和城市现有企业,如何发挥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工业、商业服务业比较集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口密度大,信息交流快,消费水平较高等优势,在企业反哺支持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延伸、农民消费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依托城

市和小城镇,用市场经济的观念为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搞好服务,尤其是针对城市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农产品的种植、畜禽产品的养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品位的提升、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培训输送等方面做强做大,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消费需求,使城乡资源实现合理有效的流动、整合和配置,形成城市的扩大繁荣和综合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参与;农村的富强、农民的富裕离不开城市和城镇的带动,真正使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兴共荣的有机整体,用城乡的协调一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5、树立环保优先的观念,走生态环保型推进的路子。在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项目建设与污染治理、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城市城镇建设与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解决的好,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就会促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解决的不好,就可能与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结合,形成更为恶性的循环。因此,要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依法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尽量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树立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观念,走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路子。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思想观念、收入分配、乡镇的自然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应采取统筹规划设计、中短期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方式进行。要根据城市、农村乡镇和农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讨论制定短期实施计划和中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制订配套政策、激励措施及保障措施,积极动员全区人民行动起来,自觉主动地参与建设活动。同时,在城乡总体推进的大原则下,对一些有条件的工作应该先行,如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乡镇、农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互利保障关系、反哺带动关系;城市用工与富余农村劳动力输出之间的合同规范关系;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关系;城乡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同步落实的关系;小康住宅建设与小城镇布局统筹规划的关系等等,真正做到局部建设与总体建设相符,重点建设与一体化建设相符,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符,使“点、线、面”相互衔接,延展成“体”,最终实现全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推荐访问:当今 形势 政策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怎么写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当前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当前中国形势与政策的论文摘要 2020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论文2021 当今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 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大学生 国内的形势与政策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