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五篇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3-03-24 13:20:06 本文已影响

《二年级》是机械工业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白相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篇

【篇1】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所以本节知识学生应该说很容易掌握。

3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几何形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一、欣赏生活中建筑的美

师:在今天的新课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来欣赏几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话想说?(它们真美!人类真有智慧!)老师想说,这些图片里隐藏着我们曾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吗?(说立体图形名称)其实立体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板书:观察立体图形

活动2【讲授】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师: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观察长方体)他们是从哪些方向去观察的呢?(小刚从前面、小强从上面和小英从左面)看!他们观察得多么认真,多么起劲!你们想观察吗?(想!)那么下面同学们就站在他们的位置,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右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观察到的?(观察好了,和同桌说一说)

生:观察,与同桌交流。

师:谁观察好了?

生:举手发言

师: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说说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长方体,它的上面、前面、左面是什么形状的呢?谁想来观察一下。

生:到前面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师:你们三个交换一下观察位置再观察一次好不好?

生:再次观察,描述

师:老师想问你们三个,现在你们所看到的形状和之前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观察方向变了(两个人说)

师:那么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所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师:那么有没有从哪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呢?

生:表达看法

师:现在我们应该说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长方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师:下面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学具,三人一组,进行观察,把所看到的形状描述给小组成员听。

生:独自观察,描述

师:那么从不同方向观察其他立体图形又会怎样呢?我们再来观察正方体。大家拿出学具赶快观察一下。

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

师:观察圆柱体

生: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

师:观察球

生: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形。

师:刚刚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四种立体图形,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板书)

2、教学例3.

师:老师手里有一个魔法袋子,里面装着立体图形。老师之前偷偷的看了一眼,发现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并且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特殊的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老师把魔术袋子轻轻一晃,发现里面的立体图形发生了改变,有一个面是圆形的,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立体图形呢?

生:猜测,表达理由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仅仅依靠一个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考虑问题时也要全面考虑。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习题

活动4【作业】四、总结提升

师:时间就是这样匆匆而过,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那么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所学习的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物体的方法叫作三视图。我们课前欣赏的那些精美的建筑,就是首先由建筑工程师们运用三视图的方法画出图纸,再由工人们建造而成的。如今我们也学会了这种观察物体的方法,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加以时日,就也有可能成为建筑工程师,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篇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刘老师这节课最主要就是抓住了学生喜爱的恐龙这个形象。一开始让三个孩子站在恐龙的不同位置去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然后到电脑上看课件中的例题,孩子们再一次得到证实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小朋友看到的恐龙形状确实是不一样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玩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六、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刘老师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没在注意判断学生回答得是否准确,比如一个学生说:因为他们看的部位不同,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不同。这里,老师就没发现学生说“部位”这个词不太准确,而应该改成说“角度”或“位置”,结果老师也跟着这个学生说“部位不同,所以形状不同”可能都是紧张的缘故。

【篇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 察 物 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说学法

1、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为什么同一辆汽车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三、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猜一猜好吗?”和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一)、这一环节我准备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物体

1.本位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流氓兔玩具放在教室的中间,让4个学生仔细观察,分别看到流氓兔的什么?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大家站起来转一圈看看,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在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不一样?

3.全面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找个位置观察自己拿来的毛绒玩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通过教学例1来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带来的毛绒玩具为素材,通过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单向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进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做巩固练习:

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70页,3;作业纸的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设置悬念

(让学生留有悬念,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一样

正面 背面 侧面

【篇4】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 毛绒玩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看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看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师:对,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千万不能象盲人一样,只看到一部分就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2.师: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 (出示校门照片里外两张)

师:你们看,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学校里面拍的,另一张是站在学校外面拍的。仔细观察,你能看出来哪一张是站在学校外面拍的吗?

生:第一张。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校名是面对着外面的,只有站在外面才能看到。

师:两张照片拍的都是这个校门,站在里面和站在外面所看到的是——不同的。再请大家看看我们班的教室。(出示教室照片前后两张)

3.师: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教室前面拍的,一张是站在教室后面拍的,仔细观察,照片上有什么。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吗?为什么?

师:看来一间教室,站在前面看和站在后面看,所看到的也是——不同的。

二、观察娃娃

1.师:这是一个玩具娃娃。

师:你们看,这四个小朋友就在观察这样的娃娃,他们分别坐在娃娃的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上,那么他们分别能看到娃娃的什么呢?你们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来观察一下这样的娃娃?

生:想。

师:下面我们分四人一组,每一组的桌子中间都有一个娃娃。不要去移动娃娃的位置。仔细观察这个娃娃,你看到了娃娃的什么,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活动。

2.师:仔细观察了这个娃娃,再看看这四个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出示拍照录像)

师:他们在做拍照片的游戏呢,那么真的拍出照片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看:(出示四张照片图)

师: 这张照片是娃娃的左边,这张呢?

生:右边。

师:下面也请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用自己的小手给它拍一张照片,想一想你拍到的是屏幕中的哪一张照片。

3.师:你想亲眼看一看你们这组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四人转一圈录像)

师: 下面我们就像他们一样,按照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到1号的方向转圈,在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坐一下,看一看,想一想,你看到的娃娃是哪一张照片上的样子。然后再继续转圈,一直转回到自己的座位为止。看看哪一组小朋友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对了,下面就请你们用今天学会观察物体的本领来做一个发照片的游戏。我们先来看看屏幕中的四个小朋友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发照片录像)每组都有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都有这四张照片,从1号小朋友开始,拿出这四张照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想一想,其他三个小朋友在他们的位置上拍到的是哪一张照片,就把这张照片给那个小朋友,如果发对了,两个小朋友就握握手,如果发错了,那个小朋友就会摇摇手,但不要急着告诉他应该是哪一张,请他再想一想。三张照片都发完了,再交换给2号小朋友做这样的游戏,看看哪些小朋友,三张照片都能发对。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小组能完成得又快又对。

师:好,下面就请1号小朋友从信封中拿出这四张照片,开始做游戏。

学生第四次活动。

三、观察玩具猴

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玩具猴,你知道它的左手在哪一边吗?指给我看一看。右手呢,再指给我看一看。有四个小朋友小梅、小玲、小青、小明,他们分别在玩具猴的前面、后面、左手这一边、右手这一边分别给它照了一张照片。(出示四张照片)

师:这就是他们拍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照片上我们能看到玩具猴的哪一面?下面就请每组四个人中,1号和2号小朋友一组,3号和4号小朋友一组互相说一说。

2.师:图上的四张照片分别是哪个小朋友拍的?下面还是请1号和2号小朋友一组,3号和4号小朋友一组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看,第一张照片是哪个小朋友拍的?为什么?

(教师在屏幕中连线)

师:第二张照片是哪个小朋友拍的?为什么?

师:剩下的两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根据你们讨论的结果,请你在书上像老师这样把剩下的三个小朋友和他们各自拍到的照片用线连一连。

学生连线。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连的的,并选择第三和第四张照片说一说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

第2题

师:如果让你观察一辆汽车,你打算从哪个位置观察?从前面、后面和侧面看到的汽车形状有什么区别?

师:根据图纸三个小朋友的观察位置,把每个小朋友与相应的视图连一连。

六、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希望每一个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像今天这样积极地开动脑筋,相信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看到的不同的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说学法、教法

(一)说学生

1.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2.小学二年级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比较单纯,只是直观地看表面。

(二)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我让每位同学把观察玩具娃娃,通过发照片游戏,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观察法:教学时观察目的明确,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娃娃,再调换座位观察娃娃,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娃娃为什么同学们看到的形状不同。

3.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新知,理解内化——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好吗?

(从故事引入课题,让生在愉悦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理解内化

1.实物出示玩具娃娃,让生观察,抽生说说看到的样子,激发生的学习兴趣。让生试着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再和同学交流。

2.实物出示小猴,生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小猴。(幻灯片出示不同角度的小猴图片)让生体会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从上面、下面观察物体。(幻灯片出示)进一步让生体会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课内应用,课外延伸:1.基础训练(幻灯片出示)2.提升训练(幻灯片出示)

(本环节组织学生再次观察、分析,在训练中巩固了知识,突破了难点。)

四、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希望每一个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像今天这样积极地开动脑筋,相信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篇5】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课后反思:

推荐访问:二年级 物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