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一个农村创业者的心路历程范文(精选2篇)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3-03-09 13:05:04 本文已影响

创业者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的人。创业搭档是创业者,而创业合伙人不一定是创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个农村创业者的心路历程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个农村创业者的心路历程2篇

【篇1】一个农村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我老家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49年解放的,我查过,李先念等领导中原突围时还经过我们那里的。 按我奶奶所讲,我家算是贫农,土地改革时也分了几亩田。

 

我太爷爷有四个子女,“多子多福”么,我大爷,我二爷,我爷爷,我姑奶奶。

 

我大爷二爷和他父亲一样,农民一个,抗美援朝时我二爷爷参军去朝鲜了,听说那时选人比选女婿还严格,但是至今杳无音讯,反正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失踪”了。以至于只要有人质疑那场卫国战争的必要性,我就无名火起。

 

我太爷爷和我大爷先后(我太爷爷太奶奶五十年代中期去世了)供我爷爷到高中毕业,我爷爷在家待了两年结了婚,生下我爸爸不久就去青海一家化工厂做了个技术工人(我一直不明白去那么远干什么)。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大爷爷大奶奶为了让家人吃饱,自己搞的浑身浮肿,我大爷爷操劳过度,贫病交加,不久就去世了。我大奶奶最终还是忍受不了,带我的小堂姑改嫁了。

 

姑奶奶嫁出去了,家里只剩下我奶奶,十几岁的大堂姑和五岁的父亲,没办法,我爷爷只有回来照顾家了。

凭着高中毕业的水平,我爷爷做了个村里的老师,靠着勤奋努力,最后做了个小学校长,期间有了我姑姑和我叔叔。我曾问过我奶奶,“文化大革命”期间怎么样,她说都没什么,我家出身贫农,爷爷又做过工人,根正苗红,地位高,没什么事,我又问那些“黑五类”和“右派”怎样,他说农村哪有什么“右派”啊,只不过那些地主富农和坏分子抬不起头来做人,也没人把他们往死里逼。

 

奶奶说上面让怎么做咱群众就怎么办,说“刘少奇坏那他肯定坏,和毛主席作对的人能好吗”,问她毛主席怎么好了,她就说“毛主席对咱社员好”,上面说“批林批孔”,那咱就批吧,不会有错的。

 

而对爸爸来说,那段时间是很快乐的,很热闹的,学习负担又不重。

 

我爷爷身体向来不好,1974年,他得了肺病,去世了,十四年中,他不知道教了多少学生,小时候,过年时家里总有很多不认识的大人,后来我长大了,才知道是爷爷的学生。

 

两年后,毛主席去世了,父亲说奶奶那时哭得很伤心,和爷爷去世一样。不久粉碎了“xxx”,接着,“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 父亲高中毕业后留在家里,他要撑起整个家,和奶奶一起供叔叔上学。79年,在爷爷生前的一个朋友帮忙下,父亲在村里小学做了个老师,不过“不在编”,他做了十六年(后来叫“民办教师”,不过现在也快成历史名词了),直到95年他转正。

 

再不久,人民公社解散了,开始“分田单干”了, 我曾经问过父亲,分田单干好不好,他说“难说” ,我再问,什么意思,人民公社生产队不是“大锅饭”“养懒汉”的吗?他说,文革前期大家干活是很积极的,社员监督干部,谁偷懒,在村里是抬不起头做人的。后来,75年整顿后,干部又压在群众身上了,干部不带好头,又怎么指望群众积极干活呢!

 

82年在村里人介绍下,父亲和邻村其实是邻省的一个姑娘结婚了。民办教师工资很低,回家还要干农活,照顾一家生活已经不易,再加上叔叔读书,生活就更苦了。

 

85年我姐姐出生了,基于传统观念,父亲想要一个儿子,但我父亲是教师,为躲计划生育,89年我是在三百里外的姨家出生的,生日是农历五月初一,后来我查过居然是公历6月4日,母亲说生我时太阳还没出来,有没有这么巧!至于妹妹是妈妈不小心怀孕的,她那时身体非常不好,所以不敢打胎不得已就生下来了。

 

虽然分田单干了,在所谓最初的积极性过去后,农业税来了,很重,我们那里叫“五粮三款”,我小时候父母常常愁眉苦脸,鲜有欢颜,到底是哪“五粮”哪“三款”直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我是见过村干部抱人家电视机牵人家猪这种丑恶现象的,父亲常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

 

94年叔叔大学毕业,他那间大学好出名,就是现在的中央财经大学,不过那时叫中央金融学院,分到中国银行工作,不几年又调到上海一家钢铁企业工作,用叔叔的话说,他是“赶上了计划经济的末班车”。家里负担一下减轻了好多。,

 

95年父亲转正了,正式成为公办教师,依然在村里的小学教书,我依稀记得那时他的工资是一个月106块,很辛苦的,偏偏我们三个孩子都要上学,那时学杂费不知道怎么那么高,一学期要近二百块钱,一年下来三个孩子加起来就不知有多高了,村里好多同龄人都辍学了,幸好有叔叔的支援,家里才勉强过得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所在小学的校长换人了,不过对父亲却是麻烦的开始,新来的校长,说老实话,我们都很瞧不起他,因为这个校长的位子是靠钱换来的,为人刻薄,媚上欺下,他与学校的一个老师关系不好,要赶人走,谁知人家后面有人,赶不动人家。父亲忠厚老实,心想惹不起就躲,谁知躲也躲不起,父亲只想独善其身,谁知不站在领导那边就是跟领导作对,我家又没什么背景,自然父亲就被排挤走了。新的学校离我家里有十几里远,父亲不得已要住校,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之后父亲又陆续换了两个学校,有时我都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不会跟领导处理好关系,现在我才知道他是坚守他的原则,我叔叔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工作,有个家伙想我叔叔帮他们处理一批劣质钢材,我叔叔不愿意,既然如此只有搞父亲了。直到05年父亲的工作才稳定下来,不是很远,但每天都要过河,寒冬酷暑,我都想不到父亲是何种辛苦。叔叔曾出钱让父亲去疏通疏通将工作调回村里,但父亲不肯,他不愿意低三下四地去求人。我说等我们大学毕业后就让他提前退休,他应该歇歇了。

 

07年我姐姐毕业了,在叔叔的帮忙下在深圳找了份工作,家里人都很高兴。但家里负担依然不轻,因为我和我妹马上就要读大学了,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然后来说说我,虽然家里日子很清苦,父亲母亲很疼爱我们,所以小时候的生活还是很快乐的。01年十六大听闻共产党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心想不就是这样吗,从未想到背后有那么多名堂。04年和05年我和妹妹先后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家里人都很欣慰,父亲常告诉我们只有读书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和所有人一样我接受的是最正统的教育,书上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是错的,那就错吧,心想党是不会错的,可能是毛主席“好心办坏事”吧,历史课和政治课上,有时老师说毛主席共产党的坏话,同学们随声附和或者哈哈大笑,我很生气,但我没办法反驳他们,他们似乎说的就是对的。我很矛盾。

 

高中的生活很闷的,全封闭管理,一个星期才出得一次校门,又没什么娱乐活动,高二时我渐渐迷上了听广播。以前听说过美国之音,不想有一次真的收到了这个频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价值观最容易被改变,美国之音里的观点对我来说很新奇,自由、民主、人权多么美丽的词汇!之后,我还收听过自由亚洲电台,BBC、德国之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等,什么“真相”“秘闻”充斥于我的耳朵,共产党竟然是这样?哪毛主席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暴君?独裁者?大流氓?刽子手?这怎么和我所受到的教育完全不一样,我很怀疑其中的真实性,但这些人讲的又跟真的一样,可想而知,那时的我思想是何等的混乱!

 

05年暑假回家,听我姑姑说,姑父在宁波打工时右手无名指被机器切断了,我一阵唏嘘,打工者真是艰难。

 

06年四月的一天,我被家里电话叫回了家,原来三姑父去世了。我很悲伤,因为三姑父向来很疼我,他喜欢讲笑话给我听,有时还爱吹牛,在家时常到我家与父亲喝酒。他是在天津打工时,梦中猝死的,死时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虽然表哥已经找到了工作,但三姑父还是要为表姐的巨额大学学费操心,他是累死的。

 

07年那年高考考得极不理想,于是07年下学期又复习了一年,依然是听美国之音,不过已没有以前那么狂热了,我曾问过我的父辈们对那段历史的感受,普遍是“日子苦是苦,但精神很充实很向上”,我开始思索,怀疑所谓“真相”“秘闻”的真实性了。我记得是十月份,那晚听一个节目时,主持人提到了电影《色.戒》,听主持人的介绍后,他提到了乌有之乡网站正组织批判这部“大毒草”,还说什么是“中国左派的大本营”了,老实说,我当时很有一种新奇感,“大毒草”,这不是文革时期的词汇吗?左派,共产党不就是左派吗?怎么没见报纸上批评这部电影呢?到底怎么回事?

 

07年我姐姐毕业了,在叔叔的帮忙下在深圳找了份工作,家里人都很高兴。但家里负担依然不轻,因为我和我妹马上就要读大学了,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08年我考上了一所还算像样的大学,家里人都替我高兴。高考后的三个月很空虚,一天穷极无聊,翻箱倒柜家里的旧抽屉桌里找到了一本《毛选》前四卷,65年袖珍版的,我问父亲,他说是爷爷的一个参军的朋友那时送的。闲来无事,就拿来读了,慢慢的,不少以前不明的事情现在也似懂非懂了。

 

进入大学后,有机会上网了,才发觉自己以前的视野是多么狭窄,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么多的信息,或真或假,。不久我进入了乌有之乡,我眼界大开,原来世界可以这样解释。后来我设法弄来一本《毛选》第五卷,好像就那一版,没有再版过,真是奇怪。渐渐知道了毛泽东旗帜网,中华网这些左派网站,还有南都,天涯社区,凯迪网这些右翼媒体。以前总以为共产党就是一个整体,现在才明白,共产党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一万年都是这样。以前纳闷前三十年后三十年怎么迥然不同,现在总算恍然大悟了。

 

09年暑假我去苏州的一家电子企业打了一个月的工,一天到晚像台机器重复着无聊的操作,一天要干十一个小时,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午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晚上十点多才能睡觉,对于“万恶的资本主义”,终于有感性认识了。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月,揣着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我去了上海叔叔家,叔叔一家对我很好,奶奶在上海住了好几年了,终于见到她了,看她身体很是硬朗,我真是高兴。小堂弟很乖,我与他很合得来。叔叔一家住在一个漂亮的小区内,不过第一次陪奶奶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周围就是污水横流的棚户区,甚是感慨。我喜欢爬楼梯,那天早上我爬到了三十楼,隔着窗户望去,高楼大厦,整个上海市区也就那么几片。这就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吗,怎么那么多穷人?这就是和谐社会吗?

 

去年寒假回家,村里很是冷清,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是些老弱病残,父亲说种庄稼不值得,不想种了。母亲对我说,村里的那一家又在狗咬狗了,都是叔伯兄弟,却吵得不可开交,支书村主任都是他们这一大家子的人,都二十几年了。我说:党支部啥时候变成了祠堂,党的会议啥时候又成了家族会议?

 

我现在正为我的未来奋斗,两年后我就要毕业了,不管考不考研,迟早我要踏入这个社会。有叔叔的帮忙,也许我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面对如此高的房价,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我真的承受得住吗?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篇2】一个农村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一个创业者的故事


  A创建了一家药物研发外包公司,自任CEO。
  他是个很容易被新机会吸引的人,无论看到什么机会,他都会像飞蛾扑火那样兴奋地扑上去,不管希望多渺茫,他都认为成功八九不离十,所以他总是八面出击,浅尝辄止,无法专注。
  他虽然是个管理者,却特别热衷于科学。无论到哪里,他都带着厚厚一摞枯燥的科学杂志读,他尤其痴迷于药物研发的新发现,对新靶点和新的生化路径津津乐道。
  他公司的主业是外包服务,所以只要把客户照顾好就行了,并不需要自己研发什么新东西,也不需要读那些科学杂志。因为A的心思完全不在客户上,所以公司服务质量很差,他烧掉了投资人很多钱,最终由于业绩糟糕而被董事会炒了鱿鱼。接着他又创建了另一家公司,圈了政府许多钱,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
  A老是失败,许多人认为他是个永远做不成事的大忽悠。
  第二个公司倒闭时资产需要变卖,碰巧美国的B公司需要一些A正在卖的设备,但B公司正为新药研发烧钱,手头拮据,于是和A商量要用B公司的股票换设备,A欣然答应了。周围的人都嘲笑A把好端端的设备换了一堆废纸,但他不这么认为,因为他钻研了B公司所研发的新药,觉得是有前景的。三年后,B公司研发的药成功了,股票大涨,A一夜间成了亿万富翁。
  有人会说,A的成功完全是靠运气,但我仔细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有趣的是,A的成功和他的缺点是分不开的。
  降低追逐机会的门槛
  A最刺目的缺点有两个。首先,他追逐机会的门槛太低,对新机会过于热烈,所以不够专注。
  但假如A不是这样,就不会创建一个又一个公司,也不可能遇上B公司而赚很多钱。在创建公司以前,A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非盈利机构的副总裁,工作保险,待遇优厚,换个更加理智的人也许不会舍弃这样的工作去创业。
  一般人追逐机会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他们很理智。遇到新机会时,他们容易想到风险和困难,对新的机会抱着一种怀疑或旁观的态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也就不去干。他们就像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只是他们并非遇到危险才把头埋进沙子,而是他们的头本来就在沙里,当有巨大机会从身边路过的时候,他们因惰性或惯性不愿把头拔出来看看这机会是否值得追寻。
  但如果永远理智,就无法突破理智所构筑的天花板;如果永远遵循常理,就不可能获得比平常更大的成功。正如乔布斯所说,只有疯子才会创业,理智的人会因为机会小而放弃。永远说“no”只会停滞不前,多说“yes”才能进步。
  表面上,失去机会似乎没有损失,但其真实损失是我们因此无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生活中可能的最大失败,不是某次努力没有如愿以偿,而是那些本来可以干成而没去干的事。巴菲特说,他最大的失败,不是某次投资亏了钱,而是那些本来可以赚很多钱,可以投但没有投的项目。
  所以,对于机会,我建议一个新的策略:可追可不追的,还是追吧。
  坚持痴迷
  A的另一个缺点是过于热衷于科学,但恰恰是这个缺点救了他。这种痴迷让他能够比其他人更早看到B公司新药研发的前景,并在别人都没意识到B公司股票价值时接受其股票。
  人在往前看的时候,往往看不出坚持痴迷有什么好处。乔布斯刚上大学就辍学了,但他对书法着迷,所以他离开学校前选修了书法课程。当时他穷困潦倒,没有工作,学书法似乎是浪费时间,没想到多年以后,他在书法课学到的知识对苹果产品的设计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坚持自己痴迷的事,就像沙漠迷途者坚持自己相信的方向一样:你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该方向就正确,问题是如果你在许多个方向中摇摆不定而团团转,你就死定了。与其乱撞而死,还不如为追寻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而死。
  许多人虽然知道自己对什么痴迷,但因为觉得不切实际或怕人笑话而埋藏在心里,反而去干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人做什么都缺乏热情,很难在生活的长跑中获胜。
  没有绝对的缺点
  A的两个大缺点却成了他成为亿万富翁的原因。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缺点,所以人不应该专注于为自己的缺点烦恼,而应努力把缺点变成优点。
  生活像一部漫长的小说,中间有许多因错误所导致的惨痛章节,但它只有到了封底才会结束。在那之前,别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宣告失败,继续追寻机会,坚持做自己痴迷的事,生活自会柳暗花明。
  

推荐访问:创业者 心路历程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