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不忘初心> 正文

初心体悟情况四篇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3-03-10 19:15:03 本文已影响

初心,拼音为chū xīn,汉语词语,释义为最初的心意。出自《搜神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心体悟情况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初心体悟情况4篇

第1篇: 初心体悟情况

英语教学的体悟

在担任小学英语教师期间,我体会到了当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乐趣。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我所向往的职业,我觉得当一名人民教师非常光荣。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把一堂课上好,上成功,那么必须在上课前认真作好准备,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讲台这个“舞台”上站好,就得作好充分的准备,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任教的两年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希望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形成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学好英语。在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发生过一些处理不当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很内向的女生,由于她的发音有问题,所以在英语课上总是羞于回答。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所以课上总是创造机会给她回答。但是有一次在同学的笑声中她哭了。除了这件事,在日常教学中,还发生了很多值得我反思的事。如对学习不认真,爱捣乱的学生采取一味的批评是否恰当;全班三十几个学生,如何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的说出英语;如何鼓励学生开展正当的良性的竞争,而不是瞎起哄;做游戏或比赛的时候,学生的纪律该如何更好的控制。这些全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希望寻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总结出了几点:

一、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渐渗透,持之以恒。

   有时急于求成只会让事情失去本来的意义。特别是英语这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语系。在采用一些英语游戏或是chant活动的时候,应以让孩子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为主,不要因为游戏而游戏。小学英语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目的,组织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兴趣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期的儿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发展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对孩子来说,英语学习是新的认知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味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小学英语课应成为孩子的天堂,千万不要逼他们去做什么,只有他们觉得开心了,才是真正达到效果了。否则,不管硬塞给他们多少英语,他们也不会主动吸收。被动的学习总是会事倍功半。

二、 调整好心态,表扬或批评都要恰当,适当的给予激励,让他们有种成功的满足。

教师不应让自己不好的心情影响上课,而要学会控制。在课堂上,教师是几十双眼睛的焦点,千万不能出现心不在焉,或是将课外的不好情愫带到课堂中来的情况。那样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同时,严厉的批评和强制性的措施都会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学不好英语。因此,爱心对于教师来说也相当重要。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老师们不该操之过急,而应循循善导,用自身的魅力和设法调动起来的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切忌死板枯燥的教学。

三、对孩子多一点了解,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

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个女孩的问题就是我对孩子还不够了解。以为给了她机会,给了她鼓励就能够帮助她,其实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了解。在那堂课后,我找了那位女生谈话,她说每次她回答问题,总有同学笑她,所以她不想回答。今天是她的生日,所以她不想被人笑。我对自己的疏忽深深自责。我找到笑她的孩子,跟他们讲明道理,然后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现在,她已经能微笑着回答我的问题了。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这对今后教小学英语会大有收获,而学生也会领悟“学英语,悟其乐”。让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完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都应参与其中,融入其中,让其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使学生在平等、和谐、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中努力地学习英语,积极地去说英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第2篇: 初心体悟情况

  散文创作的体悟(三)

  刘毓民

  一

  前段时间,曾有文友提醒我:让我总结总结我的散文随笔写作心得,也归纳归纳创作实践过程中悟出的一些技巧。有时间去他们那里讲讲课,作作报告。

  说心里话,对于文友的邀请,我的确感到意外,同时也感到茫然。我虽喜欢写作,但我却很少回过头来思考写作的技巧,更没有匠心独运的创意和设计。因此,让我遑论技巧,大谈感悟,我觉得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鸭子上架,要赶。但得看是何种鸭了。年轻的,不赶也上架;中年的,呦喝也会上去;老了的,毛脱落了,扇扇翅膀,要飞上架,也得折腾一阵子。我是个脱毛的老鸭,尾毛没了,翅膀也没几片羽毛,扑扇一劲子,无非是原地打旋。鸭子得看胖瘦。瘦了,尚且能够。胖了,肥了,老了,怕就比登天还难。我不仅胖肥腰圆,赘肉耷拉,而且失却了多彩的羽绒。我上砧子可以,上屠宰场也行,上蒸锅也不掉价。炖炒烤,炸煎蒸,都不是什么问题。我不怕铡刀,不惧刑具,不怕竹签指缝,也不会怕老虎凳,唯独惧怕的,是让我在广庭大众面前,卖我的狗皮膏药。

  我不是海绵,吸不了那么多水。我不是醢子,盛不了那么金贵的佳釀。我几斤几两,我心里有数。我是个碟子,浅碟。勺水见?不说,连肠子肚子心肝脾肾全都呈现出来来。我忌惮的,不是怕人前丢人,不是怕妄语痴狂,而是怕让我从不含水的海绵里,非得挤出文学的汁汁汤汤来。

  何谓?文?简单些讲,无韵无辙之文,就是散文。在我国后汉之后,中唐以前,为文多赋骈,押韵多。韵文写作,掣肘麻烦,限制多,框框多。写个东西,为合韵之需,动辄成为妇人的缠脚布,臭臭长长,难以三言两语入主题。这种文章,词藻华丽,修辞铺排,音乐感强,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两晋后,骈文日盛,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误入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也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哼哼唧唧,无病呻吟,使文风脱离社会主轴,堕落颓靡了。它的弊端在于,不能很好反映生活,很便捷地表情达意。而散文的出现,就适应了这个要旨,于是慢慢兴盛起来。

  散文之于骈体文,形式灵活多样,不再拘泥于古法古套的束缚羁绊了。松绑了的散文形式,很快就成当时文化人的快餐,并迅速发展起来。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散文运动的开拓者与实践者。尽管他俩在政治上观点对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对手。刘禹锡、柳宗元,是王叔文变革的主要干将。而韩愈,则是这场政治变革的极力反对者。尽管如此,韩愈与柳宗元、刘禹锡在散文的倡导与发展上,认识是相近的。

  苏轼曾这样评价韩愈的散文:文起八代之衰。这个文,指的是别于骈赋之文的散文,衰,指的是自东汉以来流行的骈体文章衰落。

  到北宋,许多文人在韩柳古文运动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创新。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都是散文继续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散文推动发展上,欧阳修作用最大。在写作实践上,东坡成就最高。

  唐宋古文运动,是一场散文创作的复兴。因为先秦诸子散文,兴起更早,影响更大,范围更广。唐宋八大家,以及元明清三朝,散文总体而言,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归有光、张溥、方苞、姚鼐、龚自珍等。

  其间,形成了很多创作风格近似的地域性流派。而以方苞、姚鼐、刘大櫆等为代表的桐城派,则是清中叶最具影响力的散文流派。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倡导“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主张语言上的雅洁,使中国散文创作登上了新的巅峰。

  直至五四运动白话文兴起,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才渐行渐远。这个散文,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散文。它是文言文体例,就是我们常说的古文。骈文也罢,赋辞、古文也罢,都是那个时代里精英贵族的专属品,也是官宦豪绅享用的文化盛筵,与普通百姓,与广大民众,毫不关联。

  二

  今天我们所说的散文,是指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文学之外的文体表现形式。散即松散,也就是散文无须韵律,不讲究排比,不受束缚,不受限制,灵活自由,这样的文体,故称作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范围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限制,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描写、可叙述,可托物、可抒情,亦可进行议论。作者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的神,应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一篇散文,主题思想一旦确定下来,无论是选材还是表现方式,都必须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也就是说,材料必须服务服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至于怎么表达,怎么围绕,采用何种写作方式或技巧,那是作者自己的事了。怎么能充分表现,怎么能凸显主题,作者就应穷其所能,把你所要表现的主题,彰显高扬起来。

  散文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叙事、抒情和议论三种。通讯、特写、传记、报告文学、游记,一般归为叙事散文类;以议论为主或夹叙夹议的,现在称作杂文。剩下的抒情类散文,相对比较独特,因此,散文的帽子,也就只能戴到抒情散文的头上了。这样,散文即专指抒情类的文章了。这顶帽子,盖在抒情散文头上,有点大,有点松,犹如鸟雀戴了王帽,鸡鸭顶个王冠。显然有点狭义了。

  我喜欢散文,是从高一读高尔基巜海燕》茅盾《白杨礼赞》开始的。后来,又先后读了刘白羽、杨朔、朱自清、吴伯箫、夏衍、翦伯赞、秦牧、魏巍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对此有了偏爱,爱上了,恋上了,也就身心投入了。后来,考入大学,有机会读更多的作品。执教后,有舞台表演机会,也就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讲给我的学生听,并与之分享。我对散文的钟爱,毫不逊色于我对天天必食面条的感情。

  初中高中时,不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他的散文,总感觉文字涩滞,语句不畅。后来,年龄大了,有阅历了,反过来再读他的作品,才能品出一些味道,嚼出一些香气。他的作品,处处显露出把把匕刃的锋利之光。他竖着的头发,犹如针刺尖尖,戳向黑暗和丑恶。也读出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揭露、谴责、抨击、鞭挞、嘲讽,乃至唤醒国民的战斗精神。

  文学的使命,不全是赞美、歌颂,也不全是粉饰太平,描述明媚阳光。文学的使命,更多的应是揭露黑暗,鞭笞丑恶,挞伐虚伪,谴责邪歪,抨击时弊,以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散文也不例外,也应当承担起文学作品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既把光明的事物说清说透,又把黑暗丑陋的东西,批倒批人臭,这样,正能量的事物,才能在社会急遽变革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

  我的散文创作实践,始于学生时代。那时,读物很少,没什么书籍杂志。有几次,是在废旧报纸糊窗裱墙上看到的。那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散文,只是觉得文辞优美,主题鲜明,读后有种吃糖的味道,甜甜的,美美的。因此,就乘大人不在身边,用小刀剜,用指甲抠,偷偷摸摸弄下来,小心翼翼夹在课本里,如获珍宝般藏匿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先抄纸上,再去学校问老师。要么问村子里村民认可的文化人。

  那时,一本《新华字典》一元,而拥有只值一元的字典,却成了我当时最宏伟的梦想。我跟着大孩子挖草药,捉蝎子,拾废品,弄了几年,也只攒了三角八分。我的梦如此宏大,如此脱离现实,居然让我努力了那么久,一直也没得机会实现。

  邻家孩子,有本字典,我常常借用。后来,居然觊觎上它了。村里大人说:偷书不算贼。我几次拿到字典,都想偷走。每当想起“人皮难背,贼皮难脱”时,就住手了。如果让人发现偷书了,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不用半天,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叫我贼娃子,这怎么行?果真偷了,村民的鄙夷目光,怎么经受得住。家长的惩戒暴打怎么经受得了。我畏葸不前了,我缩回我欲将伸出的手,也打消了鼓起勇气做贼的念头。

  我喜欢作文。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读。上初中后,爱上了写日记。起初的文字,不过是口号而已,要么是无病呻吟。尽管如此,我坚持天天记,时间久了,居然一发不可收拾。我的日记,坚持写了八年,用了近二十个塑料皮本本。

  即使生病住院期间,也会偷偷跑进医办室,完成当天的日记。记得那次住院,是右手拇指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用了钢钉固定,打了石膏,脖子挎着白纱布,活像《红灯记》的王连举。右手不能捉筷,不能写字,住院期间的日记,是我用左手完成的。一些日记本,由于字体规范,硬笔书法有些功力,內容又多了生活情调,后来被人盗走了。有孩子后,写日记的习惯,方才中断了。

  写作,不仅在于热爱,在于坚持,在于积累,更在于对事物的认知及对生活热情。当你觉得生活美好时,你就有用文字表达美好的冲动。冲动来了,你必须抓住,立即躬身桌前,让冲动的情感文字,在纸上飞疾。如果你没抓住,这个灵感就会稍纵即逝,逝去了,你就再也找不回了。

  三

  散文写作,应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中。没有生活,就没有情趣。没有情趣,就很难感动。没有感动,散文就很难吸引读者。接地气的,往往底气十足。不接地气的,无根无基,轻灵飞窜,飘忽不定。

  这类散文,辞藻华丽,句子冗长,看起来轻灵飞动,缥缥缈缈,像气球在蓝天白云间飘荡。你若放手绳子,它就会随风而去,直至飘得无影无踪。这样的散文,读时觉得非常优美,读完了,却什么也记不住了,原因就是内容空洞,没有生活的点滴元素于其中,不接地气。

  这样的散文,经常也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冷不丁冒出惆怅、忧伤、哀怨的悽怆来。也有不少作品,堆砌词汇,字里行间,充满了抒情的句子,让人弄不清感慨由何而起,抒情因何而生。初学写作的,往往犯这个错。在他们看来,这么优美的散文,是雍容华贵的,典雅高洁的,空灵超凡的。其本质原因在于:没有生活。

  我历来主张,散文要扎根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也主张散文创作中,一定要注入生活的元素,没有生活的情节,没有生活的趣事,散文就不会有灵魂。花容月貌,怎比蕙兰之质。一篇好的散文,至少有一两个甚至三四个生活片断其中。这样,文章有骨头有肉,既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又给人情节的真实。贴近生活的作品,才会引起读者的重视,给人真真切切的感觉,并通过感觉,进而产生共鸣。

  人是要有正确人生观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了,不仅荣光焕发,精神饱满,而且会散发出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散文与人一样,不能缺少思想,缺少灵魂,缺少勃勃的生机。好的散文,总是渗透着作者的认识与思想,追求与价值,理念与精神。作者喜欢什么,爱慕什么,推崇什么,赞美什么,都会在行文中流露出来。作者憎恨什么,反对什么,鄙视什么,也会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进去,并彰显出个性的认知。任何作品,都有这个共性。也就是说,作品是有思想烙印的,是有灵魂钤章的,是具个性特质的。

  散文创作,既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细节。我们不要小看细节在散文中所发挥的作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有三个不同的生活片断,其中就有一些细节描写。朱自清《背影》,就有父亲斜看身子努力攀爬站台去买橘子的细节。诸如此类,不一一赘述。

  细节描写,是建立在作者认真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基础之上形成的。没有平时琐屑生活的积累,没有日常生活中的仔细观察,你就写不出这些细枝末节的生活。

  我注意观察的习惯,是始于一九八一年的。那时,学校特邀省内知名作家杜鹏程、陈忠实、赵熙、贾平凹、路遥以及文学评论家肖云儒戏剧理论家陈琛等作报告。其中有两个讲述细节的片段,我至今不忘。

  一是杜鹏程得知母亲病危后,托人找关系,从新疆乘飞机飞回西安,又冒看鹅毛大雪,从西安步行回老家韩城。他进了冰雪覆盖的故乡。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的积雪清扫了,要么扫一条窄窄的小路。而他家门口的积雪如故,厚厚一层。没有打扫,没有脚印,甚至连个鸡爪爪猫蹄蹄都没有。他掀开门,一声接一声喊着妈妈。打开房门,他母亲已安详地躺在床上,晏驾好几天了。母亲临死前,怀抱着一个小罐罐。杜从母亲怀里取下紧抱着的罐罐,里边除了他写给母亲的信件,再什么也没了。这时,杜一下子明白过来,母亲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惦记着她的儿子。他恸哭欲绝,百感交集。

  二是贾平凹讲述怎么观察生活。贾上大学时,就一直坚持写作。为了写男女谈恋爱的情节,他专门做过一些隐秘的观察。下午吃罢饭,他早早出门,在西大附近的城墙公园,提前踩点,然后爬上柳树,屏息静气观察一对情侣的对话与行为细节。男士坐在草地上,一边轻轻说话,一边用右手捋下野草的叶子。女的斜站柳树下,与男子保持一点距离,右手拽住柳枝,左手一点一点掐断桞叶,偶尔,还会把柳条送到鼻孔嗅闻嗅闻。

  杜鹏程与贾平凹两位老师的报告,对我触动很大。自此后,我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开始学习观察生活了。从蜜蜂、蚂蚁、窨蜘蛛,到麻雀、斑鸠、喜鹊,再到马牛羊,鸡狗猫。观察了这些还不够,还注意观察人的举止行为,步履神态,久而久之,只要扫视一眼,就能抓住一个的外貌特点及衣着发型。

  要观察生活的细节,就得练就透视机的功能。只有观察独特了,细致了,你的作品才能在该细节描写上,真实细腻,绵绵密密,才能以小搏大,以细感人。

第3篇: 初心体悟情况

用心体悟教育的真谛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初读时,就被怀特海的一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再次阅读时,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对这本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我不断地追问着教育的真谛,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生命超越。

一、浪漫——精确——综合

在教学中,我们都曾经这样追问过自己:学生们的进步真的是均匀不变的、持续稳定的进展吗?我们的课堂节奏真的能够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吗?在这本书中,怀特海给予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学生智力的发展,必然要经历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并且在这三个阶段中不断循环。

在我们的教学中,浪漫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在浪漫阶段中,孩子们开始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领悟,他们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他们此时会经历兴奋—惊异—困惑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种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恰恰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智力发展的节奏,在浪漫阶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经验。但是,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为学生提供的大量的材料,不能机械地进行堆砌,这只能让学生觉得这些材料枯燥繁冗,而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引发真实的有足够挑战的思考的材料,使学生们能够体验高品质的浪漫,产生更多繁冗兴奋感,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进一步精确探究的欲望。同时,我意识到在学生们积累的大量的感性经验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系统化的精确化的思考。学生们正应该在大量的浪漫之中,自然地向精确阶段迈进。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浪漫阶段的重要性,直接将一些精确化的知识展现给学生,这样做不仅仅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而且对知识的精确阶段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在怀特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精确阶段,就是以某种方式将浪漫中所包含的许多未经整理、相互冲突的东西整理得相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某种规律性的有秩序性的东西,把他们在浪漫阶段中所接受的信息整理清楚。可见,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大量信息作为基础,精确阶段就失去了其研究的对象以及其本质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们始终在强调学生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恰好是怀特海所提出的第三个阶段——综合阶段。综合阶段中,孩子们能够对在前两个阶段中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地运用。在综合之后,我们又引导学生回归到浪漫阶段,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探索。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都应该根据学科的性质构成这样一种旋涡式的循环,在浪漫——精确——综合——浪漫……的循环周期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学习渴望上起着恰到好处的激励作用,那么学生一定可以不断地为他在学习中取得的某种成就而惊喜,不断地想要重新开始。

二、把握生命的节奏——自由与纪律

在教学中,怀特海向我们提出了把握好课堂节奏的建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把握生命的节奏方面,怀特海所阐述的自由与纪律,也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难题:自由和纪律是不是对立的?自由和纪律的分寸感如何把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乱班,或者一个训诫过于严厉的班级,都不能让孩子产生热爱。怎么做才能够平衡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使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然变化呢?怀特海的观点让我们茅塞顿开。

怀特海告诉我们:通往自由的途径,是纪律(将大量纷乱的事实秩序化);纪律的前提,是自由(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事实);自由是目的,纪律是手段。“自由—纪律—自由”应该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是依据时间上的先后,而是逻辑上的先后,它是对生命节奏的表述,这种节奏必须尽可能地吻合儿童的个性发展。它体现于整个智力发展过程之中,也体现于大循环中的每一个小细胞之中。这个循环,处于永恒的有机的运动之中。伴随这一循环的,是情感:伴随着自由阶段的,主要是兴趣以及兴奋感;伴随着纪律阶段的,更强调专注与紧张。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便是自由,而不逾矩就是纪律。在我的英语课堂中,一直非常关注对自由和纪律的节奏的把握。我认为,在英语课堂中,所谓的纪律,就是指教师必须指出学生活动的要求;所谓自由,就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过多的语法知识的讲解,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英语。在纪律中,我们围绕着核心文化开始,我们的教室进入到建设的阶段。在自由中,教师和孩子的个性都得以彰显。自由和纪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智慧,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高度的自由(综合阶段)。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乃是把握生命之节奏,即自由与纪律之节奏,浪漫—精确—综合之节奏。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生命的节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这个和谐的节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学习的幸福,产生学习的热爱。最终,使智慧之花的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三、知识与智慧和文化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人。那么,知识等同于智慧和文化吗?当然不是。在读过这本书后,我对知识与智慧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有一种定义认为,知识就是经验的固化。比如在经验中你会发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不是偶发的,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这种解释就构成了一条知识,这条知识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成为知识以后,就是经验的固化。怀特海所说的知识,是这种经验的固化。我们也可以说知识是凝固的经验。而智慧则是运用知识来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情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可见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智慧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怀特海在书中说:“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因为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中。”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新的情况会不断地出现,会不断印证、补充学生原有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说:“万变不离其宗。”在这里,智慧是宗,知识是变化中的细节,既然掌握了宗,就没必要再记那些细节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所有孩子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才。

同时,知识并不意味着文化。文化是一种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而绝不是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是基础,文化则引领他们进入更高远的境界。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导致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失去了对美的感受,他们变得冷漠、自私、缺乏责任感……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慢慢渗透美育和道德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

四、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人——初中分校的自然、艺术学科

为了使学生们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审美情操、有高尚情感的人,我在筹建初中分校的过程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与研究。最终,我对学科文化建设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1、自然科普学科的课程开发

自然科普学科打破了学科间的箱格化,在整合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为他们更好的认识大自然和世界做充分的准备。此时,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就不仅仅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和信息了,它向学生们展现出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在这个自然科学的世界中,学生们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与其中饱含的奥秘。同时,我们的自然科普学科培养学生的科普兴趣、增强学生科普意识、争取向解决“钱学森之问”不断地迈进。近年来在中国的教育中,鲜少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富有智慧、对自然学科充满探索激情的孩子,我们在初中分校所开设的自然科普课程旨在培养出一些在科学方面有创造力,充满智慧的学生。

2、艺术学科

艺术对于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我们学会审美,它使我们拥有高尚的情感体验,它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深奥高远之境。在艺术学科课程建设中,我力求落实好音、体、美学科的跑班制,让学生在这些班级中体验艺术的美,在耳濡目染中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初中分校实行了跑班制,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此外,我会尽快创建分校的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吸引广大学生加入这些社团接受专业的训练。使学生们能够在这些社团中充分地受到艺术的熏陶,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最终成为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人。

五、校园文化建设

在对学科文化建设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索。我想,仅仅关注某些学科的课程建设不足以将学生们塑造成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全面发展人才。只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确保每一个生命如其所是的发展。最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属于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孩子,人人都能学会一项运动项目并因此而拥有健康;人人都能学会一项艺术项目并因此而高雅;人人都能学会一项技术项目并因此而痴迷创新;人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人人拥有多元发展的舞台,人人享有民主生活的权利;我们的教师不是根据分数和锦标,而是根据品德和性格来评判一个人;我们的毕业生不仅能够考入理想的学校,而且可以拥有仁、识、知三者兼备的心灵。

带着疑问、带着思考读完《教育的目的》,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想,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确实应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追问,多一些展望。我坚信:在思考中,我们可以摒弃那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在追问中,我们必将参透了教育的真谛;在展望中,我们定能看到属于我们的教育的春天!

第4篇: 初心体悟情况

用心体悟历史的机缘
作者:周 飞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11期

        [关键词]思想,专业素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22-04

        

        2009年年底,我应中科协“聚焦课堂”活动邀请,在深圳布吉中学开设了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公开课。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统摄这节课全部历史内容素材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概念。有了“灵魂”,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才能“形散神聚”;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才能共鸣。把握一节课的“灵魂”的关键在对于历史的“心领”和“神会”。其实,《新文化运动》一课的设计过程,于我而言,无异于一次痛并快乐着的思想之旅。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方案:通过人物的心路历程和经历来体会新文化运动的机缘、脉络和价值。

        

        一、从人物心路中体悟历史的机缘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后,一些先进的知识精英面对帝制复辟、军阀混战、社会危机,掀起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如何将此在课堂上再现,并使学生产生共鸣呢?

        在收集史料过程中,我意外发现胡适先生曾在我校短暂任教(工部局华童公学1910年)的记录,使我这堂课也带上了些许向百年老校致敬的意味。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亲历者,胡适留下的大量日记和书信无疑是对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使我们能够了解并感受新文化运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胡适日记为主线,贴近真实,感受历史。下面就是我在讲新文化运动背景时所用的陈列在我校校史陈列室的华童公学师生老照片和两则胡适日记:

        之所以这样处理,意在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体会胡适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心态变化,从而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历史需要细节,没有细节的历史如同没有血肉的骨架。通过细节、通过个体,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历史的真实。胡适日记的内容恰恰是我们需要的细节。

推荐访问:初心 体悟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