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正文

2023年度《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7篇(完整)

京叶文秘网 发表于2024-04-21 11:50:02 本文已影响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对主旋律影片而言,其主题和题材的意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也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很难超越观众既有的认知与期待,这决定了主旋律影片的拍摄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7篇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1

对主旋律影片而言,其主题和题材的意义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也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很难超越观众既有的认知与期待,这决定了主旋律影片的拍摄难度,即如何突破先验的思想、主题和题材的框架而拍出艺术的高度、艺术的感染力,如何在叙事、审美及艺术呈现上有创新的追求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在这方面,电影《1921》无疑是一次成功而富有启示的艺术实践,其在历史还原、人物刻画和审美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为当代主旋律电影开辟了新路、积累了经验,是一部具有突破意义的主旋律电影。

首先,《1921》以恢弘的气势还原了历史的宏大现场和丰满细节,以生动的影像完成了对“1921”的艺术定格。“192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之所以具有超越时间本身的魅力,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这一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史诗性伟大事件所赋予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不是历史书上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普通的陈述,而是由生动、具体、复杂、惊险的历史场景、历史细节、历史人物和历史逻辑共同决定的。电影以多层次、生动、立体的叙事视角展现了“1921年”的方方面面,既有宏阔的画面,又有日常生活的细节,从维也纳、巴黎、东京到北京、上海、广州,从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船,从13位“一大”代表到党的其他领袖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影片以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的巧妙结合,完美呈现了“1921”的全景图,极有历史的现场感。特别是电影开篇所展示的1921前后国际、国内风起云涌与波澜壮阔的复杂形势,以及对早期海外共产党人的活动和五四运动那激动人心的历史现场的艺术还原,生动揭示了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从而赋予了“1921”以彪炳史册的特殊意义。

在影片叙事中,“1921”是时间的主体,也是影片艺术塑造的主体,它既是一个被定格的历史时间,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时间,它的主体性是由其前世、今生共同塑造的,“前世”是1919五四运动及此前一代代仁人志士改变旧中国的奋斗与努力,“今生”是党成立后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百年伟大征程和伟大成就。因此,片尾以纪录片的方式对党的百年历程非常震撼的展示,正是对“1921”及其意义塑造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

其次,电影《1921》真实还原和塑造了党的创始人富有青春朝气的形象,在对党史人物典型形象的刻画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影片的主体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3名与会党员代表。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都是热血青年,富有蓬勃的朝气,对新世界充满热情、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充满向往。影片的成功在于没有概念化、理念化、政治化地对待历史人物,而是充分尊重了历史,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李达和王会悟是影片重点塑造的人物,他们对中共一大的特殊贡献丰富了观众对历史的认识,也是对历史本身的还原与尊重。再比如,对陈独秀激越而进取个性的揭示,对李大钊沉稳形象的塑造也给观众以深刻印象。他们是1921年那个历史时刻的“英雄”,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困惑的人。

《1921》叙述的是一个政治和历史事件,主人公都是政治人物,但影片重点呈现的不是他们的政治形象,而是生活形象、青春形象和情感形象,影片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从爱情、青春、人性的视角,注重用细腻、温暖、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镜头,来塑造和刻画人物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王会悟红船上唯美的旗袍、毛泽东长袍外的西服,一把油纸伞、一条红船,都青春、诗性又时尚。李达冒着风险赶到印厂将已经排好版的译稿中“百姓”一词改为“人民”的细节、李达与王会悟夫妇爱情生活中的温馨画面、李达在天台上与小女孩温情对视的场景,都很能打动和感染人。青年毛泽东的形象也令人难忘,他与杨开慧的唯美爱情、他与李达吃饭时的幽默、他在上海街头奔跑的镜头,都很有温度、有情感冲击力和人性力量。此外,几位年轻代表在大世界玩哈哈镜的孩子气,也把“英雄”日常和青春的一面生动呈现出来,使人物变得更为真实,更为可信可感。

再次,《1921》叙事虚实相间、情节惊险曲折、故事精彩好看,体现了驾驭复杂结构的功力,很有谍战大片的效果。中共一大的召开是影片的主线和中心情节,围绕这个主线,影片又巧妙设置了几条互相交织、层层推进的副线,使得整部电影暗流涌动、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是一条线索,从奥地利到上海的谍战情节,围绕一大召开而展开,传奇、神秘、刺激,非常吸引人。日本特高课特务对日本来上海的一大代表以及对日本共产党员的跟踪是另一条线索,生与死的考验、悬念迭起、险象环生。而上海工人大罢工的情节,无论是场面和气势的宏大,还是其慷慨激昂的进程和结果,都与一大的召开紧密呼应。可以说,正是由于影片设置了环环相扣、彼此交织的多重线索,且融入了动作片、类型片、谍战片、爱情片的各种审美元素,集传奇性、动作性、情感性、故事性于一身,因而影片自始至终都很好看、很抓人。

另一方面,《1921》叙事上注重以故事片和纪录片的方式相结合,以此来营造时空的超越性,也是影片能够好看抓人的原因。故事片和纪录化相结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影片叙事的限制,完成了从实到虚、从有限到无限、从现实空间到精神空间的延伸,使得影片在情节故事吸引人的同时,还有着情感、精神的升华,能够与观众有深层的共情与共鸣。电影以1921年为中心,以故事片的方式,以细节叙事、情感叙事呈现和还原其真实的面貌,同时以纪录片的方式,以宏大叙事将百年历史穿插呈现,以生活的话语、青春的话语、情感的话语、人性的话语,在历史的画面中展现生命的美、爱情的力量、牺牲的壮烈、命运的交错、美与时尚的渴望、战斗的激情,很多瞬间、很多画面都令人热泪盈眶。特别是影片最后阶段呈现的革命先辈们的牺牲的镜头,感人肺腑,震撼人心。李汉俊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遭杀害,年仅37岁;邓恩铭于1931年慷慨就义,年仅30岁;何叔衡、陈潭秋遇害时分别为59岁、47岁……李大钊、杨开慧被杀害的一幕,更是令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

主旋律电影能不能做到既叫好又叫座?能不能既有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又有艺术感染力?《1921》的成功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主题和题材的意义永远不能代替艺术创造本身的意义。简单化的说教和概念化的演绎,反而是对主旋律题材、主题的伤害。二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创新的追求,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遵守的原则,相比而言,主旋律创作对此的要求更高。越是重大的题材,越是需要更高水平的艺术创造与此相匹配。对重大题材最大的尊重,就是以艺术的方式去超越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确实应该向《1921》和黄建新导演致以敬意。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2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几位评论家一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大家交口称赞,认为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角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党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的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也能够看见影片里刘仁静等几位年轻人在上海大世界快乐游玩的镜头。

影片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毛泽东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国人一起合唱《马赛曲》,载歌载舞在公园里游行。但是毛泽东等中国人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在中国土地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毛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一种自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当中穿插的,是他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味着青年毛泽东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泽东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破例将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达、王会悟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线人物之一。王会悟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手共进,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一位23岁的女子,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的历史上一个特别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片起用了许多青年演员,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人。我相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向100年前的年轻人集体致敬的过程,而观影的人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人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革命者,并不是老去的身影,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而奔跑的行动者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3

百年前,时代满目疮瘦,国家积贫积弱,国民蒙昧无知,饿殍遍野,命如草芥。当时的统治阶级嘴上讲着仁义道德,细看却全是“吃人”的至暗时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逆来顺受的百姓,一边接受着封建礼教的驯化,一边又成为封建礼教的瓜牙,他们既被人吃,又在吃人。六年间两次复辟帝制,军阀混战,一片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之秋。

就是在这样一片蒙昧之中,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了国际各方复杂势力的监控与追踪,冒着生命危险,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电影《1921》便重现了百年前这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

观影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随手划过的重点,却是一群人的抛头颅酒热血,以生命赴真理,以慷慨赴死生。这些革命先驱者们,他们并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劳苦阶级,有的甚至家境优握,社会地位尚可,然而他们却放弃荣华富贵,选择“背弃”自己原有阶级,走上一条披荆斩棘,生死难料的路,让我不禁深思,究竟为何,他们会有如此坚定的信仰?

我不禁想起了《叛逆者》中的国民党特务林楠笔,在看到潜伏多年的“邮差”顾慎言,中共上海局领导“渔夫”纪中原,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酷刑逼供之时,没有丝毫退缩,随时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再反观国民党内部相互推诿,腐朽不堪、为了利益而迫害同志,两相对比,鲜明讽刺,在林楠笙的心中给予了沉重又尖锐的一击,最终促成了他身份的转变,完成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随。我想,这便是答案吧。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4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重要指标,人民有信仰,信仰到底是什么?近期在集团工会组织观看电影《1921》的活动中我找到了答案。19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应当铭记的历史。影片《1921》以史实和人物为线索回顾了党成立的历史。提起建党的历史,人们最容易想起陈独秀、李大钊这些标志性人物,而通过观看影片,我们对李达、何叔衡、刘仁静、陈公博等进步人士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影片中的历史人物最大的何叔衡45岁,最小的刘仁静19岁,陈公博、李达30岁,其他人都在20多岁。在恐怖弥漫、缺衣少食、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是什么支撑这些年轻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推动了党的成立?又是什么让他们无畏无惧、毅然决然,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信仰,是对马克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对民族家国的热爱。旧年代,对信仰的追求是沉重的,沉重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它是对家国命运的思考,是人生大义的取舍,是生与死的抉择。新时代对信仰的追求是鲜亮的,鲜亮到指引每一名党员实现人生的价值。它是对党与国家忠诚;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爱岗敬业的坚守;信仰造就了榜样,榜样引领了时代。作为一名党员,只有心中有信仰,行动才会有力量。

信仰是对党与国家的忠诚。忠诚就是一种信仰。俗话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诚一词,从古至今就是一种品质、一种气节,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的文天祥,再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和平时期的焦裕禄、孔繁森,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先进思想无不闪耀着忠诚的光芒,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忠诚的故事。他们都用“忠诚”二字宣誓自己的信仰,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信仰是为民服务的宗旨。信仰必须深埋于祖国的每一寸土壤里,让它吸收大地的精华,充满着百姓的气息,这样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生生不息。每一名党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服务于民。秉承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之所需,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好人民勤务员,甘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信念,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锤炼纯粹信仰。

信仰是爱岗敬业的坚守。实干担当是党员干部“真”信仰的最终归宿。作为一名党员,相信只要有真正用心去做好一份工作,那一定是信仰的力量。人民有了信仰,才能以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正如人民的樵夫廖俊波同志,正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把职业当事业,把责任当己任,把实干担当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

信仰造就了榜样,榜样引领了时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战争年代方志敏来说,是“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无悔坚守;但是对于和平年代来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2020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张西京、张宏、杜云、达娃仓决、汪勇等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些优秀榜样的引领带动下,我们才能在一场又一场的伟大斗争中取得胜利,在一批又一批的伟大事业中创造辉煌。

“信仰是大海航行的灯塔,信念是破浪前进的引擎,信心是迎风蓄力的风帆”。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将跟随榜样足迹、汲取榜样力量,心中有信仰,在行动上担当时代使命,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坚守“人民至上”理念,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果敢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更加努力地为人民服务。践行自己的入党初心,履行一名党员的使命。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5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和几位评论家一起观看了电影《1921》。看完电影,大家交口称赞,认为影片浓墨重彩集中描绘1921年的上海,在那个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把故事讲得如此精彩感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的发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国际和国内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剿、中共一大召开及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等重要场景,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还是更习惯于把视角聚焦于教育。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党史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教育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党史,更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史。影片的主人公是一群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13位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年长的何叔衡也只有45岁。在1921年,他们也是青春年少。所以,他们有着与今天的“90后”“00后”一样年轻的面庞,一样的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向往,一样保存着童趣童真,所以我们也能够看见影片里刘仁静等几位年轻人在上海大世界快乐游玩的镜头。

影片讲述的是这群年轻人的青春史,更是讲述了这群年轻人的奋斗史。在这群人身上,我们特别地感受到20世纪初这群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拯救中国的豪情和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影片中,陈独秀执拗地向孙中山要教育经费,讲述“教育救国”的道理,甚至为了索要教育经费而放弃去上海参加“一大”;毛泽东说,他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心生敬意。他们以生命创造了历史,告诉人们,一个适逢其时的梦想,一股渴望改变的激情,是如何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如何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奔跑的镜头。这两个奔跑的画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毛泽东的奔跑。那是在法国国庆日,一方面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在凯旋门下庆祝欢呼,一方面是在上海租界的法国人一起合唱《马赛曲》。但是毛泽东等中国人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法国人肆无忌惮在中国土地上欢乐,中国人只能在他们的门外,看着天空燃起的烟花青年毛泽东从愤懑失望中升腾起一种不屈、一种自强,开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当中穿插的,是他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是被父亲追打的奔跑,以及母亲在身后的`呵护。这个奔跑的桥段具有很强的寓意,它意味着青年毛泽东把向父权挑战的勇气转为向旧世界挑战的力量,从小我转向大我,从青涩转向成熟。奔跑中的毛泽东内心坚定、目光澄澈,热血沸腾、信心满满。从他青春奔跑的剪影里,我们看到了日后他奔向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天安门的远大前程。真正的青春,正是永不停息的奔跑,是超越时空的奔跑。

其次是王会悟的奔跑。作为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破例将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李达、王会悟这对年轻夫妻作为主线人物之一。王会悟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新女性,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李达走到了一起,在陈独秀的家中结为伉俪。婚后的他们携手共进,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业,为筹备“一大”忙里忙外、殚精竭虑。在会场遭到特务监视的情况下,王会悟建议把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为一大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影片中一个镜头,是王会悟准备向博文女校的校长借校舍给来参加一大的代表住,又担心校长看出破绽,李达就让她奔跑,训练她克服紧张的心理。最后,她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奔跑,顺利完成了任务。一位23岁的女子,在充满青春活力的奔跑中,她的步伐如此坚毅、沉着,因为,这是向着光明的奔跑,向着未来的奔跑。

通过重塑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这部电影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的历一个特别的“重要瞬间”,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学习党史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也为讲好、讲活党史故事提供了生动范本。影片反映出来的20世纪初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为今天的年轻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范本和榜样。

影片起用了许多青年演员,无论是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罢工斗争的青年工人,还是一大的代表,他们都是年轻人。我相信,演出的过程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向100年前的年轻人集体致敬的过程,而观影的人们,也将会向100年前的年轻人致敬。

新的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党史知识,并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以信仰和热血铸就的言行。革命者,并不是老去的身影,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那些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而奔跑的行动者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年轻。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6

建党100周年之际,专程去观看了电影《1921》。影片聚焦1921年前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先行者——李达夫妇、陈独秀、毛泽东、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全景式重现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时刻。演员们生动饱满的表演,让本来不甚熟悉的先辈们,从书本上走了下来,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向每一位观影者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彰显了他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和坚决不放弃的革命信心。

汉代扬雄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党的一大代表们,都是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平均年龄28岁的他们,在军阀黑暗统治、民不聊生的现状下,突破层层困难,通过印刷刊物、发表文章、开办课堂等多种形式,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传播给广大工人和进步学生,引导工人阶级和学生开展斗争。五四运动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广泛支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激动人心的第一次。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这个大义,为了实现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中国的目标,面对敌对势力和反动军警的疯狂镇压和迫害,代表们没有胆怯,没有退缩,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在只有十几个人的情况下,成功的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为他们坚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布尔什维克的保证,就可以使中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先辈们的使命,由此而一步一步地从星星之火,走向辉煌。

为了理想和信念,先烈们无私奉献,无畏牺牲,他们倒在了至暗的黎明之前。他们说: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过,一切就都值得。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篇7

电影《1921》是一部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性剧情电影,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的故事。1921年注定是一个被历史永久记录的一年。1921年7月23日浙江绍兴,一艘摇曳在江面上的画舫,成了改变中国人命运的起点。就在这一艘普通的小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此,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开启焕然一新的征程……

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达对妻子说:“我们没法选择国家,没法选择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理想。”正是无数的先辈们拥有同一个崇高的理想,不怕流血牺牲,才有了现在愈发强大的中国

《1921》特别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演员演了谁,而是用一种能量牵引,组成了电影和历史的重要核心,那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名为希望。电影也是这样的一种艺术,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年,回归初心,不忘使命,这是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

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我们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我们开启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并在1936年,完成战略大转移,结束了长征。1946年,经历了三年多解放战争的人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部领土,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1949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前,激昂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党的历史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回首过去,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内外交困的解放战争,寒风刺骨的长津湖战役,步履艰难的抗美援朝战争……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也绝不让敌人迈进我们的国界一步!《冰雪长津湖》纪录片令我久久陷入沉思。我实在难以想象人原来有这么顽强的毅力,能在接近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穿着薄薄的衣裳,卧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化作冰雕也依然保持时刻迎敌的英勇身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震惊了世界。病毒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席卷而来,四万多名医护工作者不畏险阻,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驰援武汉,共击疫情。中国以坚决果断的勇气和决心,采取前所未有、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成为世界上最快将疫情控制好的国家。电影《中国医生》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背景,全景式记录了从疫情爆发到确诊归零的过程。让我落泪的,是小女孩站在家楼下,接过爸妈的遗物,哽咽的问道:“一个人没有了爸爸妈妈,她该怎么办呢?”是啊,她该怎么办呢?那是得多绝望啊。我们安享太平,是因为在祖国的怀抱里,有太多可亲可敬的逆行者在用生命守护。他们奉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人民有需要,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健康付出终身!

百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永葆初心和使命。一个个历史时刻,一段段拼搏故事,见证着百年风雨的光荣与梦想。此刻的我们站在历史交汇点上,踌躇满志。

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的现在,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如今的盛世,是烈士们,是中华儿女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热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将完成先辈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身躯里也流淌着老一辈的血液,青年也当继承前辈们攻坚克难,以国为重的精神。

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努力。担起国志大任,继续完成我们的远景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将跟随中国青年遍及全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影响世界,弘扬国威,年轻的你我都该有这样的追求。中国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几代青年,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有机会把整个世界当做想象的行动空间,去一展拳脚、实现抱负。新的征途里,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只有以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奋力拼搏,自我超越才能铸就更加辉煌的中国未来!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吾辈当自强!

推荐访问:观后感 心得 电影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感悟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200字 《1921》电影的观后感 1921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1921》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1921电影观后感范文 电影《1921》观看心得 电影《1921》观后感800字 《1921》电影观后感500字 《1921》电影观后感1500字